|
|
土地托管運營 土地托管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
來源:中機院 時間:中機院 點擊:11282 |
|
土地托管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的重要服務模式,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土地集中連片托管,可以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專業化生產,大幅度減少農業生產資料投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對于實現農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
土地托管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的一種新型模式,它勢必會在我國廣泛實行,因而土地托管模式必須要得到農業部門的重視以及推廣。本文以當下土地托管服務模式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發展性對策建議,有利于更好的指導發展土地托管模式,引領小農戶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制度仍然沿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方式,并且由于近年來農村人口大量離鄉離土,逐步脫離農業生產向城市轉移,導致農村土地耕種效益總體上呈現降低的趨勢。農村土地粗放經營和土地閑置拋荒現象愈發嚴重,勢必會造成農村土地資源浪費,制度性阻礙農村經濟發展。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外出務工,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婦女、兒童,農業勞動力短缺特別嚴重,當地空心村現象非常普遍。針對上述情況,農村土地托管應運而生,解決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解決了農民“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將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了。土地托管作為近年來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型土地經營模式。土地托管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的重要服務模式,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土地集中連片托管,可以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專業化生產,大幅度減少農業生產資料投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對于實現農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當前農村土地托管的基本情況
1.1 土地托管模式的概念
土地托管就是指的不愿意耕種或者無力耕種把土地委托給第三方管理,為其耕種管理的做法,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外包行為。土地托管沒有改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它是一種新型的土地流轉方式,解決了農地荒蕪、技術缺乏、比較效益低下的弊端,實現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土地托管模式穩定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些不愿耕種或無能力耕種的農戶將土地托付給專業組織或種植大戶(如規模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等流程。
1.2 土地托管的主要類型
土地托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全程托管和半程托管。全程托管又稱“保姆式”托管,由承擔主體對耕、種、管、收、加、貯、售等“一條龍”服務。非全程托管,又稱半托管、菜單式托管,是農戶(種糧大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2個及以上勞務環節委托給托管主體,托管主體統一服務,托管主體按勞務項目收取服務費。開展土地托管的主體主要包括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土地托管服務公司。
2、現行土地托管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資金是困擾托管主體發展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的新型經營主體主要存在規模較小、起點低、成立時間較短、發展還不成熟、抗擊風險的能力弱、缺少資金,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托管主體銀行貸款相當困難,銀行貸款手續復雜。托管主體,如種糧大戶,缺少資金購買農機、化肥、農藥等農資。托管主體缺少向銀行抵押貸款的資產擔保。托管主體缺少流動資金、希望大額貸款配套政策落地實施,解決他們的資金需求問題。筆者調研發現,雖然一些小額度貸款公司貸款手續簡單,可以適當地引入一定資金,但杯水車薪,數量太小,貸款時間較短,不能滿足托管主體的資金需求。
2.2 農業保險的保障兜底作用需要進一步強化
發展土地托管規模經營,一方面帶來規模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規模風險,一旦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或決策的失誤,其造成的損失往往是巨大甚至是毀滅性的,對于托管主體和農戶都是損失巨大不可估量的,都是承受不起的。農業保險可以保障農業生產,降低損失,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購買農業保險,可以降低農戶和托管主體的損失,增加推廣土地托管規模的積極性。遇到風險時,無力抵抗,不能及時兌現土地托管承諾;農村土地托管作為一種民間行為,大多依靠農村中間人口頭約定,缺乏法律層面書面協議,一旦出現問題難以明晰雙方權責,易產生糾紛,造成農村社會的不穩定。
2.3 針對土地托管的相關宣傳需要進一步加強
土地托管作為一項新生的事物,農民對其認識還需要一個過程,個別農業主管單位對如何發展現代農業的看法還不統一,對開展農村土地托管重要意義的認識還不到位,相關宣傳和政策推動還沒有及時跟上。調研發現,各地開展土地托管的進度很不一致,對土地托管有關配套政策的研究還相對滯后,尤其是土地托管后如何在保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保障托管主體的權益,找準各方利益平衡點,調動各方積極性,利益分配機制、責任劃分機制、違約追究機制等方面還需待深入研究。
2.4 農村科技人才缺乏,需要吸引一批愛農業,懂農村,會經營的新型農業人才
土地托管需要懂技術的專業人才,人才的匱乏制約了土地托管模式的推廣。目前,土地托管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平原地區推廣,發展土地規模化,能夠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使用機械化收割耕種,解放了勞動力。
3、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托管的對策建議
3.1 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優選培育更多龍頭托管主體
一是要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的力度。擴大農業補貼范圍,綜合運用稅收、獎補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積極解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穩步推進土地托管合同、農機農具、土地權屬等抵押貸款試點,為托管主體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有效解決貸款產品單一、周期短、審批慢等問題。三是積極培育和發展龍頭托管主體的帶頭作用。建議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其發展壯大,在貸款審批使用、政策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支持,促使其快速成長,更好的發揮好引領示范的作用。政府要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土地托管的資金扶持力度,滿足土地托管正常運行的資金需求。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開發項目,優先在土地托管田塊實施,促進土地托管健康快速發展。建議政府將扶持農業的專項資金,優先用于扶持土地托管,加快促進土地托管大面積推廣,從而推進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
3.2 加快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增強兜底保障作用
政府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保險公司加強產品設計,積極開展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大災保險、農產品價格和收入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試點,合理提高理賠標準,拓寬涉農保險覆蓋面,增強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加強對保險經辦主體的督導與考核,倒逼保險公司提高服務質量,真正發揮農業保險“保障”、“兜底”作用。探索第三方查勘定損機制,保護參保人和保險公司的合法權益,為土地托管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后盾。
3.3 加強土地托管模式的宣傳引導,積極穩妥推進土地托管有序開展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政策引導、典型示范、經濟效益驅動等手段,讓更多農民了解土地托管的運作模式,實實在在地看到土地托管帶來的各種好處,逐步消除對土地托管的種種顧慮,積極主動參加到土地托管中來。二是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加快適宜機械化生產和優質、高產、多抗、廣適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加速適合規模化作業農機裝備研制,不斷增強科研部門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支撐作用,推動先進農業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應用于生產。三是把推進農村土地托管納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土地托管相關理論政策研究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配套政策究,深入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從頂層設計層面研究制定有利于現代生產要素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的各項配套政策,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更多更快地融入土地托管各個環節。四是統籌推進農村土地托管。按照先易后難、由點及面的原則,分階段、有步驟地統籌推進土地托管服務,切忌急躁冒進。在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節奏,充分發揮政府在土地托管中的監督、引導、規范、推動職能,密切部門協同配合,強化政策執行人員的教育培訓,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托管工作的開展。
3.4 加強規范對農業土地托管的監管
首先要把好對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土地托管組織申請關,對不合乎成立條件的,一律不準登記注冊。其次要做好法律法規宣傳,完善規范土地托管協議,合同的簽訂,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作者:陳立波)
中機院以研究和規劃為引領,以招商托管為支撐,從咨詢、規劃設計軟服務向開發運營領域邁進,形成多元化業務版塊。服務范圍涵蓋大數據、咨詢、規劃、招商運營及托管等5大類服務。
在招商服務中,本院提出“離岸招商、離岸孵化”的創新理論,通過以商招商、以資購商等多種招商形式推進工作,得到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甘肅天水市政府、金鄉經濟開發區等40多個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產業地產商的認可。經手項目霍爾果斯經開區伊寧園區產業鏈圖譜及招商策劃項目 /
普光經開區天然氣化工產業鏈招商圖譜項目 /
太原市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項目 /
鹽城400平方公里灘涂用地招商策劃項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推介項目 /
貴州省生物醫藥產業鏈圖譜及招商地圖項目 /
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區的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和招商策劃 /
貴州觀光生態農業產業規劃和招商策劃 ...................................................
歡迎致電咨詢 400-666-84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