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是“兩山”重要思想的誕生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市域面積5820平方公里,東部為水鄉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概稱“五山一水四分田”。轄吳興、南潯2個區,德清、長興、安吉3個縣,鄉鎮、街道共69個,行政村994個,常住人口297萬。美麗鄉村源于湖州,“湖州模式”叫響全國,被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正式實施后,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而且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正在結出豐碩的成果。另外,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極致化、比較優勢發揮的最大化、服務群眾的細微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體現在方方面面。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2018年1月2日,國務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6月14日,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提出了要將湖州市打造成“鄉村振興的特色區”這一目標。
為進一步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范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湖州市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就是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紀法律范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松綁、為發展撐腰。就是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破解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干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精準把握了政策的邊界,撐起了發展的空間,把政策的紅利充分放大到了極限。這恰恰是當前工作的一大短板,現有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地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激活。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了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到集體手中,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較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系,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還未被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在這個方面,確實應該用好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統一戰線。當地許多鄉村都設有村級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值得借鑒。第三,文化資源要激活。一是許多當地村落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著實讓人佩服。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國家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從魯家村黨支部書記“大膽”將農田建設資金用于發展休閑農業觀光旅游設施建設上的成功案例,到向陽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決定、共擔風險,“不招標”為集體節約三分之一多建設資金的案例,處處閃耀著為民擔當、干事創業的情懷。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就要大力傳承弘揚右玉精神。一要有為群眾為集體利益擔當的初心。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天下為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干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群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志。“為集體操心、讓群眾省心、請組織放心” “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群眾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 “黨員農家樂” “黨員文明戶” “黨員責任牌、責任區” “黨員請您歇歇腳、上下樓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顯眼,處處體現了黨員示范帶頭,服務群眾的理念,體現了黨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范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就是要通過強有力的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激活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變“讓我振興”為“我要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