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副市長宗明介紹了《上海市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規劃》提出推進公共衛生體系現代化,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發展整合型、智慧化、國際化醫療服務,建設高品質醫療服務體系;堅持需求導向、綜合施策,優化婦幼、兒童青少年、殘疾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推進海派中醫傳承創新,打造中醫藥發展高地;堅持“數智”驅動、融合發展,打造上海醫學科技創新路線圖;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全力推進長三角衛生健康協同發展。
一、《規劃》編制的總體考慮
上海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學水平和服務能級,穩步提高居民醫療保障待遇,扎實推進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本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保持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3.67歲,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為2.66‰、3.66/10萬。特別是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上海出臺了“1+5+1”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政策法規,強化了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醫療救治體系、科研攻關體系和物資保障體系,鞏固了公共衛生安全防線,堅決守住城門、守牢國門。
二、“十四五”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上海衛生健康發展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奠定健康基礎?!兑巹潯肪幹茍猿?方面發展理念:一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進一步改善健康公平,盡最大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二是堅持系統治理、共建共享,把衛生健康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形成大衛生、大健康治理格局和全社會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三是堅持戰略導向、服務發展,更加注重服務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積極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挑戰,提升醫學科技創新策源力,持續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四是堅持追求卓越、改革創新,聚焦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活力。
“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發展目標用“3+7”概括,即:“三個總體目標”:一是建設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高品質健康服務體系;二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健康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三是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七個分目標”:一是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市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6%以上,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達到37%以上;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達到71歲以上。二是健康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窘ǔ涩F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區域性醫療中心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建成適宜、綜合、連續的社區健康服務體系。三是醫療服務品牌更加響亮。醫學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的醫學學科,重大疑難疾病診治能力逐步提升。四是健康服務業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成為城市重要支柱產業。五是衛生健康智慧化程度不斷提升,成為智慧化健康服務高地。六是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建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七是全行業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建成智慧化監管體系。
《規劃》還提出19項發展指標,如,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平戰結合醫院儲備床位數、三級醫院復診患者中使用互聯網醫療的比例等。
三、“十四五”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4個方面12項重點任務。突出5個“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服務城市發展,二是更加注重公共衛生發展,三是更加注重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四是更加注重衛生健康數字化轉型,五是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
第一方面,強化公共衛生治理。2項重點任務:一是持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現代化建設。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打造權威的健康教育與科普體系,發展精準化健康管理服務,建設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二是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強化監測分析預警與快速響應,強化應急醫療救治和應急物資保障,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社會治理,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第二方面,服務人民高品質健康生活。3項重點任務:一是發展整合型、智慧化、國際化醫療服務,建設高品質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新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做實分級診療,發展智慧化、國際化醫療,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二是堅持需求導向、綜合施策,優化婦幼、兒童青少年、殘疾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增加醫療衛生服務供給。三是推進海派中醫傳承創新,優化中醫藥服務網絡,突出海派中醫流派建設,以流派建設為載體、以社區為基礎,推進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打造中醫藥發展高地。
第三方面,服務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3項重點任務:一是堅持數智驅動、融合創新,打造醫學科技創新路線圖。促進醫學與相關學科融合發展,加強公共衛生科技攻關,發展數字化、高水平臨床研究,打通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到2025年,在臨床研究平臺建設、臨床試驗規模、臨床診治指南制定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亞洲先進水平。二是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全力推進長三角衛生健康協同發展,深化長三角公共衛生合作、醫療服務協同、醫保一體化發展,推進臨港新片區衛生健康開放創新發展,服務國家對口幫扶戰略,推進區域協同發展。三是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健康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培育互聯網醫療、國際醫療旅游等新業態。
第四方面,優化全行業管理。4項重點任務:一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三醫聯動”和政策協同,對公立醫院實行分類管理,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逐步強化醫學科技成果轉化、國際醫療、健康管理等在醫院收入構成中的比重,引導公立醫院發展方向。二是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成熟定型的醫保體系。三是加快衛生健康人才發展,推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學科的深度融合,深入推進“醫學+X”復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加快各類緊缺人才培養,集聚高端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全行業綜合監管,推動監管智能化、標準化、精準化。
下一步,上海將全力以赴抓落實、抓推進,為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健康上海和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