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文昌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在文城鎮召開,與會代表就文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等議題展開討論。
經討論,文昌市明確,“十四五”期間將緊緊圍繞海南自貿港“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創新驅動,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

俯瞰文昌文蓬公路。
建園
打造綠色生態智能高效園區
建設國際航天城,文昌將以航天高新技術作為支撐,按照組團布局、功能混合、藍綠滲透、產城融合的思路穩步推進,努力將航天城建成國內一流、對外開放、創新融合的航天示范區。
在園區建設方面,文昌將打破涇渭分明、邊界截然分開的傳統功能空間布局,探索城市功能和空間高效利用新模式:做好基本農田、八門灣紅樹林片區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建成“三橫五縱”方格主干路網同“窄路密網”支干路網相結合的交通網絡,合理引導控制汽車數量,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出行,打造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同時,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推動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交互試點,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園區管理決策高效協同和智能化。
此外,文昌還將引入一批國內外一流的航天科技企業、科研院所,打造航天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海南分院,推動重型火箭總裝總測項目落地,大力發展火箭測試及相關產業;大力發展衛星應用,推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智慧文昌”建設等。
入圈
融入“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
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文昌將繼續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合理規劃空間發展布局和產業發展布局,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形成協同互補發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間,文昌將進一步發揮毗鄰海口優勢,形成與省會城市錯位發展、互補發展新格局。加快產業一體化,推進鋪前鎮同海口江東新區一體規劃、協同開發,適當擴大鎮域開發邊界,主動承接生產、生活、消費配套功能,將鋪前鎮打造成海口江東新區的“后花園”。
與此同時,文昌進一步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加快門戶廣場、官坡湖海綿公園等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優質港口和濱海資源,重點打造環木蘭灣組團、月亮灣-銅鼓嶺組團和環八門灣組團,支持錦山、昌灑、龍樓、東郊等鎮優先發展康養、醫療、教育、體育等產業,打造現代服務、旅游消費和航天產業聚集區,鼓勵文教、東閣、公坡、重興等中部腹地各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產業,形成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區。
搭臺
構建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
構建文昌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文昌將依托航天、僑鄉等獨特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業提質增效。
全力打造瓊北旅游消費目的地,文昌將加快航天主題公園建設,升級改造航天科普中心,打造集航天科普、體驗、研學為一體的“航天+旅游”基地;加快推動環島旅游公路文昌段和旅游驛站建設;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適度開發椰林灣海上休閑度假中心等,支持發展游艇旅游、休閑海釣等旅游新業態;重振東郊椰林等老牌旅游景點;探索建設集生態體驗、特色民宿、民俗演藝、鄉土特產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文昌將以國際航天城為核心,推進多園區協同發展。例如推動約亭產業園區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推動水產品育種、生物檢測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圍繞生態環保、航天航空、食品安全等領域,壯大先進制造業。
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文昌將重點實施清瀾港升級改造工程,提升南北連通、物資集散、火箭設備運輸、三沙后勤保障等能力,打造瓊東重要海運樞紐;加快推進鋪前中心漁港建設,建成集漁船停泊、物資補給、水產品加工和交易、休閑漁業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漁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