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營商環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部門、各地政府發揮合力,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推動資源配置和企業行為的市場化,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2019年,我國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全球排名再次實現高位提升,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個經濟體之一,營商環境改革成就舉世矚目。
2019年優化營商環境成效與亮點
一、聚焦減審批減材料,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放寬
1、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印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事項數量由《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151項減少至131項,壓減比例|13.2%。取消各地區自行編制發布的市場準入類負面清單23個。
2、全年全國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
3、制定電信降費相關方案,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和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同比下降41%和36.7%。
4、司法部牽頭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清理證明事項。截至2019年12月,已取消證明事項超過13000項。
二、聚焦規則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監管不斷強化
1、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持續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以企業信用為基礎實施差別化監管措施,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聯通46個部門、所有省(區、市),歸集各類信用信息超過500億條。
2、市場監管總局優化升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系統上線以來至2019年底,訪問量累計1050.14億次、日均訪問9503.55萬次,查詢量累計達88.53億次、日均查詢801.13萬次。
3、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政務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經過專項治理,失信政府機構履行率達99.68%。
三、聚焦減環節壓時限,便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1、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基本建成,分兩批印發實施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發布人口、法人等領域1293個數據共享服務接口,提供在線數據查詢核驗超過7.19億次,支撐跨部門跨地區數據交換量達日512億條次。
2、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連通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0余個國務院部門政務服務平臺,接入地方部門300余萬項政務服務事項和一批高頻熱點公共服務。
四、聚焦完善法規制度,合法權益保護為斷加力
1、加快推進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縮減商標、專利審查周期,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審查效率,截至2019年底,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5個月。
2、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共修訂、廢止法規、規章、文件2032件,共抽查項目125941個,抽查發現問題14007個,重點核查項目12319個,發現問題2554個。
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前景與展望
1、 深化簡政放權:進一步精簡準入審批手續
2、 優化監管方式:進一步減少監管執法干擾
3、 強化精準服務: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效能
4、 著力降低成本: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5、 強化標桿引領:進一步以評促改、以評促優
中國營商環境評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工作啟動
2018年1月
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立足中國國情,在學習借鑒國際營商環境評價方法的基礎上,本著國際可比、對標世午、中國特色原則,研究建立并不斷完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2、實踐探索
2018年3月中旬
牽頭組織在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22個城市開展了兩批次營商環境試評價。
2019年5月
組織對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縣級市等41個城市開展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
2019年8月
組織對東北地區21個城市開展東北地區營商環境試評價。
3、確立完善
2019年10月
國務院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務院令第722號),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國特色營商環境評價制度以行政法規形式予以明確。
2020年5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意見明確,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完美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適時在全國范圍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020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著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正式出版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全面梳理了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制度和評價方法,回顧總結了2019年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亮點,系統描繪了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鞍、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景展望,認真提煉了參評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改進提升過程特別是一大批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瀟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和典型經驗,集中呈現了各重點領域的最佳實踐、改革方案和路線圖,向社會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創性、差異化探索。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繪制了1000余張解釋圖表,梳理了優化營商環境各領域240余份政策文件和210余項改革亮點,匯聚了各地區探索形成了100余個典型案例。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正文共分為4個部分。
“總論篇”主要介紹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制度及評價實踐,展示各地區、各部門改革成效,勾畫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藍圖愿景。
“示范引領——標桿城市篇”選取綜合表現突出的15個標桿城市作為典型案例,重點展示工作思路、推進步驟、具體安排、改革亮點。
“以評促改——最佳實踐篇”系統梳理開辦企業等18個重點領域的改革要求、最佳實踐、創新做法,并選取部分城市探索實施的差異化、針對性政策措施,供有關城市學習參考借鑒。
“一省一案例——改革集萃篇”匯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探索創新形成的典型經驗做法,鼓勵引導支持更多地方學習借鑒、復制推廣并創新推出更有針對性、開創性的改革舉措。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定位為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政策庫“,全面展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成果的“白皮書“,學習復制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的“經驗集”,鼓勵各地區、各部門勇于探索創新以評促優的“光榮榜“,狠抓政策落實、以評促改的“推進器“,促進各方交流互鑒,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不斷增強工作合力,進一步推動形成各地區、各部門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局面,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