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三五”期間,是汕頭的落實發展年,那么“十四五”將是汕頭的提升夯實年。十三五期間,汕頭的高速公路呈現了一個“環繞城區”的形勢,以汕頭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向外輻射,形成了汕潮揭城市群通達各城鎮1小時通勤圈。而汕頭的港口、鐵路規劃建設仍處于落后狀態。本次建議重點圍繞拓展汕頭港輻射范圍、提升汕頭鐵路客運通達能力為主題,加強高快速路對接,夯實汕頭作為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若干建議。
汕頭市行政地圖
鐵路客運方面
01主題:力爭新建汕頭至漳州高鐵在澄海至饒平南部交接處新設“新潮汕高鐵中心站”
基本情況
新建汕頭至漳州高鐵南起廣東省汕頭市汕頭站,途徑汕頭市龍湖區、澄海區、潮州市,北至福建省漳州市,其中廣東段約60公里。汕漳高鐵沿海高速新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的建設是加快珠三角與海西兩大經濟區交流,構建沿海經濟帶,是深入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撐。
存在問題
目前,汕漳高鐵已經進入初測以及工可的前期階段。而潮汕地區東北部地區公共交通客運系統相對比較落后。為了積極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建設汕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海重要發展極的重要指示。改善澄海東北部、潮州鐵鋪鳳泉湖高新區以及南澳縣城、饒平縣城的對外出行以及旅游資源推動發展,理應積極爭取新建汕頭至漳州高鐵在澄海至饒平交界處新設潮汕高鐵中心站,助推汕頭打造全國性交通樞紐,潮州打造沿海經濟帶精品城市。
對應策略
在澄海饒平交界處新設高鐵潮汕中心站,此處是潮州市湘橋區鐵鋪鎮、饒平縣城西南側、澄海東北區、南澳縣的中心地帶,交通集散輻射最有利。未來通過新建梅汕高速公路第二通道以及澄饒新通道、海山鎮至南澳縣大橋能夠構建起廣東沿海經濟帶拓林灣區、汕頭灣區、惠來灣區,形成灣與帶串聯一起的城市新空間。另外,此處區域旅游景點眾多,是粵東樟林古港的發源地、廣東沿海濱海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旅游景點均可以在30-40分鐘內通達。此處區域國省級經濟發展平臺的眾多,國家級汕頭市華僑試驗區、省級潮州新新區饒平南部新城、澄海區六合新城、南澳縣旅游島等,能夠起到高鐵經濟與各新區發展平臺的互聯互動,達到“樞紐新城”與經濟平臺的開發運營與招商引資。此處交通路網發達,有沈海高速、大潮高速、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梅汕第二高速公路、澄饒新通道、海山鎮至南澳縣大橋。此處設站能滿足到梅州市、汕頭市澄海東北部、南澳縣、潮州市鐵鋪鎮、饒平縣西南部的對外交通出行,吸引省外旅客集散,作為廣東濱海旅游的一個綜合性集散樞紐,廣東對臺文旅、商貿合作的橋頭堡,打造海峽西岸城市群的新名片、新地標。
02主題:積極籌劃汕昆運輸大通道,力爭廣州/深圳至河源高鐵延伸至汕頭
基本情況
新建河源至汕頭高鐵始于贛深鐵路既有河源東站,即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高望村迎客大道南側,途徑河源市紫金縣、梅州市五華縣、揭陽市揭西縣,經普寧市終至汕頭市濠江區濱海街道沿海高鐵汕頭南站,項目接軌廣汕高鐵汕頭站,線路全長約240km。項目遠期規劃向西北延伸至韶關乃至桂林—昆明,逐步形成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三五”規劃中汕頭至昆明通道。
存在問題
汕頭北上客運通道等級有限。目前,汕頭北上通道僅有廣梅汕鐵路普鐵,該線是單線鐵路,客運技術標準較低。規劃中的客運通道瑞梅汕鐵路是由廣梅汕鐵路增建二線以及廈深鐵路聯絡線、梅州至潮汕客專、梅州至瑞金普通鐵路、龍川至龍巖鐵路組成。其中,廣梅汕鐵路增建二線以及廈深鐵路聯絡線設計時速為 120 公里每小時,又是汕頭港向北腹地的主要貨運通道、贛南、粵東北南下的客運通道,而瑞金至梅州又是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單線鐵路,不能滿足汕頭地區向北客運的長期需求,因此需要對汕頭向北客運通道尋求更便捷、快速,更合適汕頭城市規劃建設、經濟社會發展、輻射贛南、粵東北的新通道。
對應策略
積極籌劃廣州/深圳至河源高鐵延伸至汕頭,并科學有序推進項目向西北延伸至韶關乃至桂林、昆明,形成國家規劃的綜合運輸大通道“汕昆通道”,逐步形成汕頭地區乃至粵東沿海“向北腹地、往西延伸”的鐵路新通道。項目是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核一帶一區”發展規劃,加強沿海經濟帶與北部山區生態發展區聯動和廣州至河源高鐵、深圳至河源高鐵對接形成通往廣州、深圳第二通道,加快構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貫通沿海經濟帶和生態發展區的高快速大通道,全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區。通過對接贛州至深圳高鐵,打通汕頭乃至潮汕西部地區北上高鐵新通道,實現粵贛兩省革命老區對外聯系,發揮紅色旅游資源,帶動沿線城市經濟旅游快速發展,形成粵贛內陸與廣東沿海經濟帶的快速客運通道,促進經濟與生態文明發展的需求。遠期考慮將該項目延伸至韶關市、桂林乃至昆明,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的區域發展新格局,豐富廣東沿海經濟帶發展觀念和保護粵北地區、桂林乃至昆明生態之間的可持續發展旅游經濟綠色走廊,堅持人類的交通出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新建汕頭至昆明鐵路通道示意圖
新建汕頭至河源鐵路通道示意圖
03主題:加快規劃建設汕頭城市軌道交通
基本情況
汕頭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有利于緩解汕頭城市的交通壓力,提升城市出行率、對外形象,促進城市綠色出行、可持續發展、打造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重大的意義。根據《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汕頭市城市城市軌道交通首期工程共規劃了三條,一號線西起汕頭大學,東至汕頭站;二號線北起澄海北,南至時代廣場;三號線西起汕頭站,東至萊蕪圍,項目已于2017年5月底上報省發改委審批,8月中旬省發改委組織初審,12月15日省環保廳批復環評報告。
存在問題
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國辦發[2018]52號),提高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審批門檻。文件明確“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對照國辦發[2018] 52號文,汕頭市2018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131.52億元,無法滿足報批條件。為此,市交通局會同市發改局多次向省發改委匯報,懇請支持。2018年9月中旬,省發改委相關領導帶隊到國家發改委溝通匯報我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報批事宜。根據國家發改委意見,市交通局已補充完善了相關材料并提交省發改委。
對應策略
2021年汕頭亞青會在即,舉辦亞青會是提高汕頭城市形象和推動汕頭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城市軌道交通出行綠色環保、便捷舒適,是城市舉辦大型體育盛會不可缺乏的交通工具之一。凡是舉辦過或即將要舉辦洲際運動會的其他城市,例如廣州、杭州、南京配套地鐵,三亞也配套有軌電車,而唯獨汕頭缺乏配套城市軌道交通。為了向國際社會展現汕頭舉辦亞青會的信心與能力,請市有關職能單位繼續向國家發改委爭取協商,提前開建汕頭站至亞青會場館軌道交通,作為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的公共交通配套設施,向世界證明中國好形象、傳播汕頭正能量以及城市綜合能力。
汕頭市城市軌道交通首期建設線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