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即將到來, 我國煤炭企業應從“站在世界看中國、站在中國看行業、站在行業看企業”的視角, 提前研判未來發展新趨勢、分析新挑戰、尋找新機遇、打造新動能和布局新戰略。筆者梳理出煤炭企業須關注“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點問題之一:煤炭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方略。
當企業戰略方向明確之后, 就必然要選定發展產業、戰略導向產業和產業支撐戰略。經過21世紀近20年的快速發展, 我國大多數煤炭企業現在已經形成以煤炭產業為基礎的多元化產業結構的格局。新時代、新戰略背景下, 煤炭企業尤其大型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如何調整優化, 應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命題。
根據以煤為基、多元產業結構的現實情況, 煤炭企業應從3個方面對產業進行升級、優化和開發,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型產業體系。
1 煤炭產業升級
煤炭產業是煤炭企業的基礎產業和主體產業, 未來, 煤炭產業發展的戰略取向是轉型升級, 實現由黑色到綠色、高碳到低碳、有煙到無煙、燃料到原料的發展, 達到潔凈化利用、無害化排放和原料為主使用。煤炭產業的生存、升級與發展取自于和依賴于以下3大因素。
(1) 有需求。
煤炭在能源結構中仍將占有基礎性能源地位, 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煤炭, 預測在15年之內我國煤炭消費量約在30億t/a左右, 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約在50%左右, 需求體量之大, 這是煤炭企業重大生存發展的空間, 應據此做好煤炭產業的區域布局、市場定位和高質量發展路徑設計。
(2) 須升級。
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倒逼煤炭產業必須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發展方向轉型升級, 由燃料向燃料與原料并重的發展方向轉型升級, 要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轉型升級的主體戰略方向, 進而組織規劃實施。
(3) 要革命。
2014年6月13日,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 專門研究中國能源安全戰略。要求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 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 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 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 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這些要求對我國未來能源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煤炭企業作為我國能源供需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必須把握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新方向、新要求。
2 非煤產業優化
非煤產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 目前, 我國煤炭企業形成了燃煤發電、煤化工、煤機制造、建筑施工、建材制造、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多元非煤產業發展的格局。多數大型煤炭企業非煤產業產值超過60%, 部分老礦區煤炭企業非煤產業產值的比重更高。未來, 煤炭企業應根據自身能夠支撐和管控發展做大、做強的要求, 對現有各類非煤產業進行全面診斷和優化調整, 聚焦主業、收縮戰線、突出重點, 原則上保持1~2個非煤產業, 對其集中要素資源傾斜支持、改造提升、加快發展。對其他非煤產業項目則分情況進行產權制度改革, 或進入市場“四自經營”, 或借助外資、外智、外平臺放開搞活, 或轉讓退出。
3 新興產業開發
根據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煤炭企業應及早布局開發新興產業。依托煤炭企業自身可調配要素資源及區域優勢等條件, 精細調研, 謹慎決策, 尋找產業關聯度較為緊密、自身可控發展和具有市場前景的新興產業, 按照投資多元化、布局園區化、產品高端化、運營高效化的開發思路, 創建高效的新體制機制、強化高端人才支撐、加強科技創新, 培育企業高新發展經濟體和效益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