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東港區三莊鎮,有一座“田園綜合體”正在崛起,它就是東港區高點規劃、集中力量、多措并舉,著力打造的龍門崮田園綜合體。這個田園綜合體劃分為綜合服務區、田園社區、耕讀研學體驗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鄉村度假區、高標準雜糧林果產業發展區、田園康養農旅創新區七大板塊,如同七彩虹般勾勒出未來的美麗畫卷。它不僅能帶動區域內的七個山村脫貧致富,還能帶來相當的就業機會,促進鄉村人才振興。
省級貧困村
有了“底氣”和“靠山”
東港區三莊鎮上崮后村,是個有名的“困難村”——三面環山、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地處三區縣交界,是日照市地勢海拔最高的村。該村現有農戶51戶、115口人,常住人口只有幾十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47口人。
上崮后村村書記胡宗成說:“這里青壯年勞力基本離開大山外出打工、在外落戶了,這個小山村原本很可能會合并或自然消亡。像我這樣五六十歲的,在村里算年輕的了。”
如今,這個“省級貧困村”正發生著巨變:村中的小池塘改建成了月亮灣,游客接待中心、農家樂、休閑亭、木棧道、停車場、石板路、木圍欄、河道砌石、沿路美化綠化等工程初具規模。
不僅如此,對于未來的發展,村民也有了“底氣”和“靠山”:上崮后村和崮后村、上卜落崮村、下卜落崮村、窩疃村、山東頭村、吉洼村6個村子一起,被“打包”進了龍門崮田園綜合體。
據悉,這七個村共計2357戶,總人口6582人。其中上卜落崮、下卜落崮人口最多,上崮后村、下崮后村人口最少;多個村莊空心率達到三分之一,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下崮后村、上崮后村為省級貧困村,窩疃、上卜落崮為市級貧困村,貧困村及貧困人口數占比較大。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間
說起龍門崮,很多人會想起龍門崮風景區,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又是什么呢?據介紹,如果將龍門崮田園綜合體比喻成一副“棋盤”,那么龍門崮風景區只是上面的一枚“棋子”,“棋盤”上還將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田園綜合體服務中心、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文心學童農場、三莊循環農業示范基地、新東港有機農業生態園、石屋民宿、一河十園、五谷雜糧種植基地、林果深加工研發中心等一批“棋子”。
田園綜合體由2017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農業新業態、新模式,是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平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日照新東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張良團介紹,龍門崮田園綜合體是東港區高點規劃、集中力量、多措并舉,結合項目地的水林、村落、農業、人文等各類資源,以林果產業引領區域發展、以農旅融合產業為經濟戰略支柱、以康養產業為業態導向、以文旅產業為特色支撐,融農業旅游、文化休閑、養生度假、戶外運動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康養農業導向的耕讀山水田園綜合體。這將是東港區積極培育和轉換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著力打造的鄉村振興“樣板間”。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的“崛起”,不僅可以幫助村民脫貧,涵蓋的農業、旅游、服務、技術、科研、養生等多個項目,更是可以不斷吸引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農民加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市區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帶來相當數量的就業機會。據悉,區域內約60%的人口都可以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過程中找到就業機會,這也將使這些鄉村不斷煥發活力,實現鄉村人才振興。
實現城鄉一體
發展新支點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厚達240頁,翻閱可見:這里劃分為田園綜合體綜合服務區、田園社區、耕讀研學體驗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鄉村度假區、高標準雜糧林果產業發展區、田園康養農旅創新區七大板塊,如同七彩虹般勾勒出未來的美麗畫卷。
5月22日,在龍門崮田園綜合體,日照市委書記、市長齊家濱詳細了解東港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推進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情況,并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上崮后村、下崮后村實地調研。
他說,田園綜合體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是實現城鄉一體發展的新支點。各級要站在統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高度,對田園綜合體的空間布局、產業定位作出科學的規劃設計。要大膽創新開發理念,搞好政策設計,積極引導各類資本、技術、人才,特別是工商資本、金融資本和外出務工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投入鄉村振興。要樹立精品意識,強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切實做靚生態底色、做實產業支撐、做強功能配套,實現“做一個、成一個、帶一片”的目標,努力把田園綜合體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新亮點、農民增收的新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