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官渡”已成昆明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
官渡區因盛極一時的滇池古滇渡口“官渡”而得名,是古滇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如今,這富有傳統“老昆明”韻味的區域,因蓬勃發展文化產業而打響了“文化官渡”品牌。
從官渡古鎮、金馬寺、小板橋集市、滇戲、花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如今的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省博物館、滇創季官文化創意產業園、涼亭軋鋼廠“泡魯達·歸化山”文化創意產業公園、吳井路新華文化創意廣場……人們看到從傳統到現代,文化產業發展成一種潮流的時候,也清晰地見證了官渡文化產業日漸走高的走勢變化。
9月8日,昆明市統計局召開“昆明市反饋縣(市)區2016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數據工作會議”透露,2016年,官渡區完成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41.11億元,總量排名全省第二;同比增長20.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占GDP比重4.1%,較上年提高0.34個百分點。
官渡文產增幅繼續位居全省前列,作為文創產業風起之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多年來,和走勢相對應的,是官渡區對文產的不斷調整思路、強化發展措施,文化產業提高了整個區域的文化競爭力,拉動了區域經濟。
文產崛起激發創新活力
隨著社會資本的參與、現代市場的培育以及文化消費的升級,官渡區的文化產業正呈燎原之勢,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激發出一股創新的活力。
位于昆明東部的涼亭軋鋼廠發展起步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經過近50年的發展,其焊管產品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區都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享有云南制管第一品牌的聲譽,隨著產業發展變遷,2008年涼亭軋鋼廠結束了工業生產使命,生產廠房一空就是九年。一棟棟紅磚廠房一度空曠破舊、雜草叢生。
2016年,泡魯達·歸化山文化創意產業公園在涼亭軋鋼廠投入開發,這個老昆明和一代工業人記憶中的老工業地標得到涅槃重生。
我們看到,在泡魯達·歸化山文化創意產業公園,一棟棟寬敞的紅磚廠房里面正在變成時尚的辦公場所、啤酒釀造基地、工業風前衛酒店、特種體育運動基地、主題概念餐廳、咖啡吧……創意公園的負責人祁志強說,他們正在將這個老工業廠房改造為綜合性全面娛樂創意產業園區,最遲明年下半年,整個園區將全面建設完成。屆時,將呈現出一個文化創意與旅游、商務、體育、健康等行業融合的工業風文創園區。
走進“世界書局”,漆黑的屋頂、幽暗的燈光、醇香的咖啡,讓你瞬間遠離喧鬧的街市,內心平靜下來,身心融入到這個優雅的環境中。“世界書局”位于昆明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大都摩天購物中心四樓,是一個全新體驗式書店,致力于“讓閱讀連接城市的一切”的經營理念,該書店成為官渡區一個有影響力的文化傳播平臺。
在官渡區,像這樣一個個新興文化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文化休閑娛樂、會展博覽、信息服務、廣播影視、文化創意和廣告設計等行業在內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體系,成為全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增長點。
主動謀劃夯實基礎
新興的文化產業在官渡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能,這與官渡區的主動謀劃離不開。
官渡區文產辦負責人介紹,官渡區文化產業發展經歷了探索起步、發展壯大、曲折前進三個階段。2003-2012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獨戶零星生產到成立公司、建立生產基地產業化生產,從擺地攤到開門面、出外銷售、參加展會,從分散生產到集中生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這個過程中,官渡區委、區政府不斷調整發展思路,強化發展措施,大力實施“文化官渡”戰略,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通過整合南部片區文化旅游資源,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和民俗風情、高原湖濱特色,大力發展旅游休閑業;積極發展廣告會展、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演藝娛樂、康體健身等新興文化產業,推動具有官渡特色優勢的包裝印刷、工藝品等傳統文化產業壯大發展,全區文化產業規模、質量、結構均得到一定提升優化。
2014、2015年,官渡區文化產業持續增長,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30.04億元、34.1億元,總量位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三位;占GDP的比重分別為3.6%、3.77%,增幅高于同期GDP增速。
2016年下半年至今,官渡區相繼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官渡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官渡區 十三五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設立了每年1500萬元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此外,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建立官渡區“9+1”重點產業發展領導推進機制的通知》,組建文化創意產業推進組,進一步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開展了區級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申報評審工作,共評選出27個項目,補助資金900萬元,撬動社會投資10億元,預期產生經濟效益超過20億元。
文化產業拉動經濟增長
目前,官渡區文化產業增速已高于同期GDP的增速,不僅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文化產業已成為官渡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市場主體發展良好,特色文化亮點顯現。截止2015年底,全區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585家,涌現出云南圍棋廠、云南烏銅走銀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昆明內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一批特色文化企業,昆明國際會展中心、云南空港雅仕維信息傳媒有限公司名列“云南省首屆文化企業30強”,“云子”“云健”榮獲“云南名牌產品”稱號,昆明國際包裝印刷城、官渡古鎮、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被命名為省級、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藝術家園“云南文化旅游博覽園”獲得省級“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稱號。
文化基礎建設成績斐然,文化消費潛力得到釋放。“十二五”期間,三大省級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戶官渡區,云南省博物館新館建成并開館,云南省文化藝術中心、云南文苑主體建設基本完成,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展館建設竣工并投入使用,極大地改變了官渡區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
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產業融合加速推進。基本形成包括文化娛樂、旅游休閑、包裝印刷、會展博覽、廣告設計、信息服務等行業在內的綜合型文化產業體系。傳統產業逐漸向文化靠攏,文化與旅游、餐飲、商業、科技、金融、城市建設和生態建設呈現融合發展,效果初顯,為官渡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官渡區的文創產業不僅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官渡區“十三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圍繞“把官渡區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商務和會展區、文化生態宜居特色區”,按照“兩廊五區”布局,重點發展“創意與設計服務業、會展節慶業、現代傳媒業、文化娛樂業、旅游休閑業、工藝美術品”六大產業,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為官渡區重要支柱性產業。到2020年,力爭實現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增加值125億元,文化創意增加值占官渡區地區生產總值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