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吸引社會投資高水平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家園。我們應深化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以特色產業為重點,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五個結合”,調動各方力量,統籌推進,提升管理能力,高水平高質量建設美麗鄉村。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推動城鎮公共資源、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引導農村就地美化提升,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吸引社會投資高水平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與旅游度假區、景區、產業園區融合互動,促進群眾長遠可持續增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家園。今年全省要創建400個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到2019年要建成不少于10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任務繁重。今年時間已過半,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對工作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堅決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以特色產業為重點,全力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著力深化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
以《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規劃(2016-2025)》為依據,銜接省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省休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劃,組織編制好市縣域村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優化村莊空間布局,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向鄉村延伸覆蓋的同時,在市縣域統籌產業規劃布局發展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度假旅游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
以促進美麗鄉村所在市縣、鄉鎮形成美麗鄉村旅游帶、產業發展鏈條為目標,連點成線成片,產業規劃策劃一批重大招商項目。同時,以打造“一村一品”理念謀劃特色產業發展。按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資源整合型、高效農業型、休閑旅游型、文化傳承型等策劃生成一批優質招商項目,引進社會資本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做到規劃項目化,項目方案化,方案投資化,以發展特色旅游產業、熱帶現代農業和低碳加工業為支撐,以特色文化為靈魂,以增加就業為導向,以農民持續增收為根本,確定近期、中期建設項目,將美麗鄉村建設成為產業集聚地、文化展示地、旅游目的地、就業新基地。
編制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規劃,科學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村莊建設規劃,做好“五圖一書”(即村莊現狀圖、產業發展規劃圖、美麗村莊建設規劃圖、招商項目設計方案圖、基礎設施規劃布置圖和說明書)的規劃設計,策劃生成一批促進美麗鄉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優質招商項目。特別重視對村莊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將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民宿、共享農莊、鄉村景區在每個村莊落地。
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五個結合”
在制定年度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計劃時,要明確建設目標、任務、項目、投資、工程量、資金籌措和時序、責任單位、責任人等,科學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因地制宜,選用契合當地實際的建設模式。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積極引進企業投資美麗鄉村建設,創建如企業+農民模式(保亭檳榔谷、什進村模式)、企業+政府+農民模式(瓊中什寒村模式)、企業+政府+合作社+農民模式(瓊海北仍村模式)、企業+政府+農民+金融模式(白沙羅帥村模式)、企業+政府+農民+社會力量(白沙杷樵村模式)等,合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繼續完善農村垃圾“五有”體系,鞏固農村垃圾治理成果,特別是農墾農場(居)、林場場部和連隊居民點,要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行動;加強鄉鎮垃圾轉運站、農村垃圾收集點建設,配齊農村保潔人員,開展農村陳年垃圾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建立常態化的清掃保潔機制,鞏固國家十部委對我省農村生活垃圾考核驗收成果。抓好農村污水治理,今年要完成500個村污水治理規劃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包括完成所有已命名及列入年度建設計劃的美麗鄉村、整村推進村莊、主要河湖水庫及水源地周邊等生態敏感地區村莊、重要景點景區周邊及從事旅游開發經營接待的村莊。
抓好基礎設施配套,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按輕重緩急,配套建設村莊基礎設施,如道路、供水、供電、燃氣供應、排水溝、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路燈等建設。同時,要加強村莊綠化美化,大量種植本土樹木、花草,建設果園村莊、花園村莊、南藥村莊、名貴樹種村莊,積極建設村莊鄉村公園。
從“五個結合”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危房改造相結合、與全域旅游相結合、與生態環境治理相結合、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建立市縣負總責、鄉鎮具體負責、村兩委組織落實、農民積極參與的推進機制,調動各方力量,統籌推進,高水平高質量建設美麗鄉村。
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形成推進合力
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發改、旅游、規劃、住建、農業、水務、環保、國土、林業、公安、商貿、公路等部門,要以目標為總綱,以規劃為藍圖,以項目為抓手,整合資金,集中投入,由鄉鎮政府組織實施,各部門參與指導,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負責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與。住建部門是牽頭單位,要在規劃的統籌下,協調各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強力推進。
整合涉農資金保重點。各市縣政府要加大強農惠農力度,通過加強資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涉農資金使用,鼓勵在市縣(區)一級把資金集中起來,集中、成片、成線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到點、線、面相結合,規模化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
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通過科學制定農村產業發展規劃,發揮企業的資金、技術、經營、管理優勢,學習借鑒保亭檳榔谷的經驗,以規模化專業化引導現代精品特色農業、鄉村民宿、鄉村農莊、鄉村度假、鄉村體驗、鄉村景區、鄉村景點、鄉村養老等鄉村旅游度假產業發展,讓農民持續增收。
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深化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發揮集體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的作用,變土地資源為土地資本,變人力資源為人力資本,變社會資金為社會資本,為加快農村建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加快出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美麗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鼓勵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投資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實施“千企業千村工程”,興辦各種旅游開發性企業和實體,特別是鄉村民宿業,促進農村特色現代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著力打造特色田園風光的鄉村景觀風貌
抓好農房建筑設計。求特,提倡個性化建筑,突出傳統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求精,不貪大,按照鄉村的功能定位,加強建筑設計,打造建筑藝術精品;求美,不追高,鄉村建筑高度不超過3層,要與自然生態環境相融合;通過匠心設計引導鄉村建筑特色景觀風貌的形成。
大力推廣免費特色建筑方案。組織設計、推廣體現海南地域、民族和時代特色的農房建筑方案,對建設有特色風貌農房建筑的農戶要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引導形成特色鄉村風貌。對開辦民宿服務的民居要在設計上考慮客人用房與農戶用房分離,每個客房要設單獨的衛生間,互相不干擾,便于使用和安全管理。
加強對古建筑、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的保護。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將其作為旅游景區、景點來保護、修繕和利用,以延續各城鎮、鄉村的歷史文化傳承。在鄉村傳統建筑和人文特色方面,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歷史的就越是國際的。要加快編制保護與利用規劃。
著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管理能力
大力培養美麗鄉村建設人才。加強對從事村鎮規劃建設相關工作干部,包括省、市縣、鄉鎮、村四級干部的政治素養、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增強干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主導作用;加大對農民企業家和農村建筑工匠、種養技術能手的培養,發揮農民在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作用;培養一批有志于鄉村建設的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專業技術指導。
嚴格執行農村建房報建制度。充分發揮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所的作用,嚴格執行農民建房規劃報建制度,實施“一表一證”,提高工作效率,免收報建費用;通過規劃報建加強村莊特色風貌管控,對違章建筑加大打擊力度。提高村莊建設施工質量水平,村莊建設的每個項目均要做到既有設計水平又保證施工質量安全,達到防風防洪抗震要求。
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行動,解決農村垃圾、污水問題。建立常態化的清掃保潔機制,大力推進農村生活生產污水治理,解決污水橫流,污染環境的突出問題。整合財力,配套建設村莊基礎設施,如道路、供水供電、燃氣供應、通訊網絡、排水溝、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路燈等建設。
實行“四個一”監督考核制度。即一個星期宣傳1個示范村創建典型經驗,一個月1期簡訊交流動態,一季度交叉檢查通報排名,一年驗收授牌表彰1次,傳導壓力,促進責任落實。改革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分配辦法,改競爭性分配為以獎代補分配,加大對通過考核驗收達標的村莊的獎勵力度,對工作不力、進度落后的市縣進行通報批評,啟動問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