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陜西省統計局獲悉:近年來,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帶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園區成為推動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近年來,陜西省園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成效顯著。截至2017年年底,園區總規劃面積449.4萬畝,占全省常用耕地面積的10.0%。規劃面積在5000畝以上的園區229個,占園區總數的63.6%;規劃面積在10000畝以上的園區103個,占園區總數的28.6%。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成面積306萬畝,完成規劃面積的68.1%。全省已基本形成省市縣梯次推進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格局。
同時,陜西省園區功能不斷拓寬,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目前,園區已經擴展到農業生產、示范展示、加工貿易等農業各個領域。2017年,全省有省級農業園區360個,其中種植類園區205個、養殖類園區34個、綜合類園區118個,基本涵蓋了所有的農業行業。在建成的園區中,種植業占地面積占園區建成面積的85.7%,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養殖類占地面積占園區建成面積的5.2%,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住宿餐飲及其他占比9.1%,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農業園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隨著農業園區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全省現代農業園區主要從打造品牌、狠抓食品質量安全和創新營銷方式等方面來擴大產品競爭力。以智能化高效生產、綠色化精深加工等重大關鍵技術為核心,陜西省現代農業園區擴大發展生態農業、綠色產品、富硒食品等優勢特色農業,同時創新發展農產品營銷方式,擴大市場份額。通過農博會、草莓節等活動,2017年,全省農業園區產品成交額為191.8億元,銷往省內、省外、國外的比例分別為61.7%、36.0%、2.3%。同時,園區創新經營方式,發展農業電商,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在京東、阿里巴巴等網絡平臺銷售優質農產品,全省省級園區開展電商交易的經營主體135家,占省級園區總量的37.5%,年均網絡交易額超12.6億元,覆蓋蔬菜、水果、雜糧、茶葉、畜禽、小食品6大類100多個品種,成為農業經濟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