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蒸霞蔚的南京云錦、栩栩如生的無錫泥人、細膩精美的蘇州刺繡、美輪美奐的揚州漆器……江蘇省文化創意成果展這兩天正在南京1865產業園熱展。一件件江蘇傳統工藝品,因為嫁接科技和創意,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和獨特的魅力。如今,江蘇歷史經典產業在品牌、經濟、文化各方面齊頭并進,借助“創意+”“文化+”“互聯網+”,迎向時代潮頭。
機杼聲又響,讓老行當融進美好生活
南京市云錦博物館的隔壁一棟樓,就是云錦的生產車間。17日,記者走進車間,工人們正在幾十架手工織機上熱火朝天忙碌著。
周雙喜,南京云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從事云錦織造已經45年了。說到他從事一輩子的事業,周雙喜難抑激動:“南京云錦有‘寸錦寸金’之稱,但上世紀云錦傳承曾經遇到過瓶頸,現在傳統文化成了寶貝,云錦名氣大了,市場也活了,我們的待遇也提高了!”
這幾年,市民發現,身邊的云錦文創多了起來,有云錦手機殼、云錦扇、云錦文具等等。著名高級定制設計師勞倫斯·許,把南京云錦帶上了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跟隨“南京周”,云錦還陸續走進米蘭世博會、紐約時裝周,引來了世界驚嘆。江蘇發展大會LOGO“錦繡蘇”,創意就來自云錦龍袍的海水江崖紋……云錦,就這樣走進了時代大舞臺。
作為文化大省,江蘇正在書寫產業大文章。像云錦一樣,絲綢、茶葉、紫砂等一批帶有濃厚江蘇印記的傳統產業,從歷史中走來,如何讓它們活在當下,在市場上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
省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周玉英告訴記者,“靖江湯包、黃橋燒餅、鎮江香醋等這些江蘇歷史經典產業,統統都積淀著深厚的歷史基礎,但要把這些產業做大做強,必須將歷史、文化與市場進行深度連接,用現代人的審美將傳統文化產品化、市場化。”
激活文化基因,釋放創意生產力
新時代、新產業、新市場,傳統的經典產業如何應對、嫁接?蘇繡的當代發展,可稱得上“老樹發新枝”的典型樣本。
蘇州鎮湖的繡品街,1300米長的街道上,如今有8000多名繡娘、14位刺繡大師。這里自古以來“閨閣家家架繡棚,婦姑人人習針巧”。如今,心靈手巧的蘇州繡娘們用一根繡花針,織就大產業。去年一年,鎮湖的蘇繡產品銷售額接近15億元。
蘇繡不僅是一種商品,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創意。到了鎮湖,你會對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
青年刺繡藝術家鄒英姿滴滴針法繡《纏繞》幾年前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一次爬山時,鄒英姿被那些裸露的樹枝所觸發靈感,把創作焦點對準了有生命力的枝條。《纏繞》所使用的滴滴針法繡,就是鄒英姿首創,靈感來自小時候媽媽納鞋底的針法。
從題材的拓展、材料的選擇到創作理念的創新,鎮湖的蘇繡開始面向當代社會消費理念,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傳承與創意相融合,傳統刺繡業開始轉型升級。而近年推出的“鎮湖創意刺繡孵化項目”,則以政府搭臺、專家授課、企業助學三位一體的模式,鼓勵繡娘創作出富有時代感、時尚感的好作品,通過創新設計提升品牌價值。
記者從蘇高新集團和西部生態旅游度假區(鎮湖街道)了解到,現在的鎮湖老鎮區正升級成“蘇繡小鎮”,投資34億元打造,將設置文化會展、產業創新孵化等板塊,實現產業集聚效應。未來,這里將會更加有“文藝范兒”“國際范兒”。
跟蘇繡一樣,我省很多歷史經典產業都面臨著如何用創意去激活的共性問題。從蘇繡、紫砂到玉雕、漆器等,各行業都在一邊思考一邊實踐,如何將蘊藏其中的古老文化基因,用創意、靈感和時尚的外殼去引燃,充分釋放創意生產力,讓文化瑰寶重新走進年輕人的視野,回歸現代人的生活,走向國際時尚流行的最前沿。
朝市場要發展,增強產業新動能
融合、創新、跨界、“互聯網+”……傳統行業正在迎來新理念的洗禮。
宜興紫砂由改革開放前不足500人的技藝隊伍,發展到今天已有數萬人從業。宜興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介紹,“近年來,宜興開始探索公司、合作社加制壺藝人,創商業品牌的新經營模式,由原來單一的集體工廠回歸到千家萬戶的作坊式生產經營。”
“紫砂創客空間”由宜興紫泥公社負責人趙炎創立。兩年多來,“紫砂創客空間”已簽約紫砂大師18位,培養青年創客200多名,在北上廣深等全國各地開設連鎖店20多家,推動了紫砂文化在創新中贏得市場。趙炎很有信心:“紫砂+”的未來將是一片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江蘇工藝美術在國內一直處于領頭羊地位。“如今注冊品牌、搶注商標、建個人工作室和公司、試水電商,這樣的場景在傳統工藝美術行業越來越多。”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達感觸很深,“像揚州玉器,現在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正在‘大改小’,多推出一些幾千元上萬元價位的產品;像東海水晶,我們如今形成了一條上下游完整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出現了眾籌、私人訂制、品牌連鎖、電商等各種創新模式。”
當前,省委省政府已將提升歷史經典產業作為產業高端攀升優化發展的重點領域。今年上半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明確提出提升歷史經典產業,認定100個左右歷史經典產業示范工作室、示范企業、示范產業基地(街區),經認定的工作室和企業可享受國家和省的各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一樁樁政策,正在極大地激發歷史經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