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軍民融合發展是四川重點培育的“領域”。日前,省科技廳印發《四川省“十三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萬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30%,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0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0億元,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達到100家,國家級高新區達到9家。
劃重點 這些領域被列為“尖子生”
《規劃》點名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一代人工智能、先進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能源電力、油氣開采及加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十一個領域為重點發展領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搶占發展制高點。
四川發布客戶端梳理發現,被點名的重點領域中,有許多高端“技術”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太赫茲通信關鍵技術,聽不懂沒關系!該技術將滿足未來高清視頻電話、遠程會議,3D遠程會議、遠程醫療,云存儲,云計算機等高速應用需求。再如醫用機器人與醫學智能,從臨床應用需求出發,開展針對醫療機器人的智能康復中心應用示范。
同時,除了重點領域,《規劃》還明確,將開發一批重大戰略產品,實施一批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培養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團隊的重大專項,包括信息安全與集成電路專項、云計算與大數據專項、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專項、核電與核技術應用專項等十個專項。
謀規劃 五大經濟區都有份
《規劃》提出要打造重點區域,其中涉及到了五大經濟區的相關產業。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強現有8個國家高新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成都示范區實現總產值15000億元,形成3-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到2020年,軍民結合產業產值實現翻番,達到33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0%,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5%。
--高新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我省省級高新區達到20家,國家高新區達到9家。
--重大創新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新增2-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新增5家以上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重點區域示范。川南經濟區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頁巖氣開發利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攀西地區重點圍繞戰略資源綜合利用,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和我國重要的稀土研發制造中心;川東北經濟區探索建立天然氣、頁巖氣、石墨等資源科學開發機制;川西北經濟區重點推動民族地區特色資源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