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航空產業園位于金灣區三灶半島湖濱路以南地區,于2008年11月4日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時開園,目前為廣東省唯一的航空產業專屬經濟園區。
成立之初,園區就開展了《珠海航空產業園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2010年9月,經省政府同意,省經信委正式批復了該規劃。
2025年建成
國際水準航空產業園
省經信委在批復意見中指出:珠海航空產業園是我省發展航空產業的重要載體,要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賦予珠三角“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重大機遇,把《珠海航空產業園發展規劃》實施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加快珠海航空產業園建設,促進廣東省航空產業發展。
《綱要》提出,力爭到2025年,把珠海航空產業園建設成為立足全國、面向世界,集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航空維修及通航零部件配送等為一體的高技術、高水準,并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具有國際水準的航空產業園。
珠海航空產業園成立近8年來,以中航通飛等飛機制造項目為契機,以珠海航展為窗口,以4E級珠海機場為支撐,大力發展通用飛機制造、運營、服務等業務,積極開拓通用航空相關金融、會展、文化、娛樂等產業,發揮集聚優勢,多元化成長,力爭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通用航空全價值鏈有機增長極。
渦槳公務機AG300、獎狀XLS+ 560噴氣式公務機、“空中寶馬”、AG600……珠海航空人在珠海的航空產業園,結出一顆顆讓世界為之驚嘆的“碩果”。
形成集群效應
支撐產業園長期發展
以通用航空制造產業為先導,是園區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根據《規劃》,著重開發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產業,全力開拓以通航維修為核心的維修及通航零部件配送市場,做大做強航空博覽與娛樂,大力發展其他臨空產業等五大方面,是園區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規劃》提出,園區將重點發展通用飛機及公務機制造,以飛機部裝、總裝帶動零配件的加工制造,形成集群效應,支撐產業園長期發展。在開發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產業方面,園區將引入航空俱樂部、個人飛行活動,普及航空知識,奠定通用航空發展社會基礎。
航空領域所要做的,并非只是工業化的生產。在做大做強航空博覽與娛樂方面,《規劃》提出,園區將大力發展航空科研教育,做好大型航展,將大型航展與平時主題展覽相結合,將參觀博覽與體驗娛樂相結合,通過大力發展航空科研教育,為珠海航空產業園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化人才。
5至10年內打造
中國通用飛機產業基地
“一流”,是珠海航空產業園的目標。《規劃》提出,在5至10年內,園區要打造以中航通飛為龍頭,國外知名航空企業為骨干,民營航空企業為助推器,聚集一批航空產業配套項目及航空服務項目的最具規模、最具實力、水平一流的中國通用飛機產業基地。
具體而言,就是初步建成以通用飛機制造為主,航空運輸、航空展覽展示、通用航空培訓、通用航空運動娛樂為輔的雙輪驅動,帶動航空復合材料、航空電子、零部件加工等產業集聚,融合生物醫藥、電子儀表、倉儲物流等臨空經濟聯動發展的國家級航空產業園。
而園區的遠期目標,則是建設“四個基地,一座新城”,即廣東省的民用航空產業基地,國內一流的通用航空(公務機)制造和服務基地,亞太地區綜合性的航空維修基地,世界著名的航空展覽基地,最終把產業園建設成為不僅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經濟功能,而且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社會功能和城區形態,成為擁有相當一部分從事航空產業人口的、現代化的、宜居的珠海航空新城區。
航空產業體量規模較大,帶動效應明顯,是世界技術、人才、資本集聚化程度較高的產業,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珠海金灣,則是承載這個產業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