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食藥監部門獲悉,煙臺市近年來大力發展醫藥產業,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醫藥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目前,煙臺市正在建設的國家級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藥品科研創新、生產能力位于全國前列,在抗體藥物、新型制劑、基因工程、創新研發平臺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建設7個50億規模醫藥園區 占領生物醫藥發展高地
目前,煙臺市市在建或規劃建設的醫藥園區25個,其中7個園區規模達到50億,依托園區建設打造優勢明顯、技術領先的生物醫藥發展高地。全部園區建成后將成為國家重點建設對象,引領和帶動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
其中,總投資5.67億美元的韓美制藥項目將建成擁有23類新藥,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球化生產基地,年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總投資12.24億元的綠葉制藥產業園,規劃建設抗體藥物、原料微球、注射劑車間及血脂康等項目,全部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可突破200億元;石藥集團投資17.9億元建設的集研發、中試、生產、物流以及營銷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生物產業園,全部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突破50億元;榮昌生物醫藥園區二期工程完工后,可形成抗體藥物和ADC藥物生產能力各100萬支以上,年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
綠葉制藥有望破“魔咒” 在美國建立了研發中心
2015年10月,綠葉制藥宣布美國FDA已經確認其研發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劑(LY03004)不需再進行任何臨床試驗,可在美直接提交新藥申請(NDA)。綠葉成為打破“美國沒有一個中國新藥”魔咒的最有力沖刺選手,“創新成就卓越”的綠葉文化精髓得到了充分體現,創新也是是激勵綠葉制藥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
目前,綠葉制藥已有7個在研產品在海外注冊,并建立了長效及緩控釋技術、脂質體與靶向給藥技術、透皮釋藥技術,新型化合物以及抗體技術等五個平臺,在研產品18個,9個已獲臨床批件,含一類新藥4個,每年超過6%的研發占比足以令業界刮目相看。
2017年7月16日,綠葉制藥在美國波士頓建立了綠葉生命科學波士頓研發中心,美國醫學院、科學院和工學院三院院士等業界著名專家擔當科學顧問。綠葉制藥醫藥技術創新體系(企業科技創新)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綠葉制藥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被工信部確認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東誠搶占核醫學特藥領域高地 獲得多個國家GMP認證
近年來,東誠藥業集團在深入貫徹“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的科研理念,以購并成都云克藥業為契機,進入了具有高行業壁壘的核醫學特藥領域,公司的核醫藥專業團隊中匯集了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藥品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863計劃評審專家等諸多專家學者,并在新型放射性藥物開發、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單克隆抗體藥物等方面積累了較強的技術資源。
同時,東誠藥業不斷加大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目前已建成包括天然多糖藥物研究平臺、三叉戟蛋白質藥物技術平臺在內的多個領先技術平臺,公司目前是山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化學合成寡糖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物多糖類藥物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海洋生物新藥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這些創新平臺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目前,公司在研新藥30余項,涵蓋生物藥、化藥、核醫學特藥領域,其中一類新藥5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藥錸[188Re]依替膦酸鹽注射液已進入二期B臨床研究階段,該新藥可廣泛用于癌癥晚期骨轉移疼痛的緩解治療。
同時,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生化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原料藥產品肝素鈉及硫酸軟骨素憑借領先工藝、可靠品質,贏得了卓越的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產品90%以上銷往歐盟、美洲、亞太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眾多全球知名藥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