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近年來十分重視養老產業的發展,密集出臺了多個重要文件,對養 老服務標準、養老服務市場放開、醫養結合、養老互聯網建設等作出了 明確的規定和說明。2017 年 3 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 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 2020 年多支柱、全覆蓋、更 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 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國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發展迅速。2016 國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約 5 萬 億,預計到 2020 年,將達到 7.7 萬億元,CAGR 為 11.4%,預計 2030 年超過 20 萬億。
2013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之后, 養老機構從 4.2 萬家增加到 2014 年 9.4 萬家,這其中民營養老機構數占據大多數。伴隨著養老機構的增加,我國每千人養老床位數在 2015 年 達到 30.3 張,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的 30 張床位數。十三五規劃規定每 千人養老床位數為 35-40 張,西方國家最低是每千人 50 張,我國的養 老床位建設發展潛力大。
養老機構數從 2013 年大幅增長
千人養老床位數已達到十二五規劃數

2015 年在養老機構的失能老人有 63.7 萬,按照國際 3:1 的配比,需要 20 萬護理員,其他 151 萬名自理老人也需要 15 萬,總計 需求 35 萬名護理員。國內養老護理員的需求與現實則差距更大,根據 2020 年老年人口規模預測,養老市場將需要 2800 萬名護理員,養老服 務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養老護理員現實與需求對比

現在的三四線城市,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暫時不適合養老地產的進入。對于社會資本,更應該關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對于上海北京這兩個老齡化位居前 2 名的城市,養老市場現在日趨飽和。對于深圳等移民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未來規模可觀。對于西安、沈陽等非發達地區城市,還需進一步 考察。
城市養老市場前景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