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在征求公眾意見后,已獲得上海市政府批復。記者昨天從市規土局了解到,未來張江科學城將圍繞“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戰略,實現從“園區”向“城區”的總體轉型。近期,張江科學城將落實“四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
根據規劃,科學城內部將通過增加住宅滿足就業人口居住需求,新增住宅建筑面積約920萬平方米,其中890萬平方米用于租賃住宅。
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
張江科學城規劃范圍北至龍東大道、東至外環——滬蘆高速、南至下鹽公路、西至羅山路——滬奉高速,兼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要求,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
張江科學城的規劃定位,是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基礎,充分依托國家實驗室、高校和科研機構,突出科技商務文化等創新要素復合,集聚全球頂尖創新人才、國家大科學設施、高水平專業院校、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研發中心,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力爭成為以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為主,以科創為特色,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成為“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生活服務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態環境更優美、文化氛圍更濃厚”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據悉,規劃區域將落實《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的發展導向,構筑“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
“一心”,是指依托川楊河兩岸地區并結合國家實驗室,集聚科創設施,引入城市高等級公共服務和科技金融等生產性服務,形成以科創為特色的市級城市副中心。
“一核”,即結合南部國際醫學園區,增加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形成南部城市公共活動核心區。
“多圈”,系依托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站點,基本實現步行600米社區生活圈全覆蓋,強調多中心組團式集約緊湊發展;“多點”,是指結合辦公樓、廠房改造設置分散、嵌入式眾創空間。
“森林繞城”,是指連接北側張家浜和西側北蔡楔形綠地、東部外環綠帶和生態間隔帶、南側生態保育區形成科學城繞城林帶。
同步為國家實驗室建設預留空間
根據《規劃》,張江科學城將全力推進國家大科學設施的落地實施。確保上海光源二期、三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等項目,建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高度集聚的先進光源設施群。同步考慮為國家實驗室建設預留空間。
同時,這里也將著力促進科創要素集聚發展,形成北、中、南三大科創要素集群。北部將依托國家實驗室核心區,集聚大科學設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中部將結合孫橋地區和李政道實驗室,集聚國際一流實驗室和科研院所;南部將結合國際醫學園區,形成以醫療為特色的國際院校、研究所集群。
《規劃》指出,要加快創新產業高端化和集群化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轉變。優化產業和就業空間布局,依托張江北區中試區、康橋產業區等,培育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還將規劃高端制造業用地,并注重產業用地彈性。
結合軌交站點構建社區生活圈
從“園區”向“城區”轉型,意味著一土一木都要充分考慮到產城融合、職居平衡要求,預留未來發展的彈性。未來,張江科學城將大力提高教育科研、居住、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等用地比例,地上地下統籌規劃。
值得關注的是,張江科學城規劃中的新建住宅,大部分用于租賃。這意味著,張江科學城鼓勵通過城區內外聯動、租售并舉的方式,為園區中工作的人群,提供多樣化選擇。
根據目前預測,張江科學城規劃范圍內,可居住人口約70萬,提供就業崗位約88萬個。在科學城內部,通過增加住宅,可滿足50%以上的就業人口居住需求。
同時,張江科學城將配套多元、均等的公共服務。科學城內將結合軌交站點構建社區生活圈;針對居住、科研、商務與產業社區不同需求,將細化九項社區設施配置要素和標準。其中,科研與商務社區中,將重點增加日常體育健身及創業培訓、嬰幼兒托管設施等,落實近期建設的基礎教育、國際學校、國際醫院選址,并依托城市副中心設置一批高能級文化設施。
宜居的生活環境需要配套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交通體系。《規劃》指出,要建立“軌道交通+局域線中運量”的公交發展模式,優化對外道路銜接,提升路網貫通性,分區域、分類型加密路網及慢行通道。
營造出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
《規劃》提出,張江科學城內將進一步打造促進交流的公共空間。具體包括,鼓勵企業、單位打開圍墻,將“道路”轉型為“街道”,形成積極界面;結合川楊河兩岸、智慧河未來島等地區改造,設置豐富連貫的濱水綠地廣場和小尺度園林;打造廣場、綠地等尺度宜人的駐留場所;結合生態綠地、濱水綠地和道路綠帶設置步行道和自行車道網絡。
《規劃》指出,要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構筑以生態綠地為基底,以外環濕地公園為核心,以各級水系和濱河道路綠帶為骨架的水綠生態系統;還將保護并恢復現狀水網肌理,確保水面率不低于10%。
此外,《規劃》認為要營造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比如修復張江老街特色,保護橫沔古鎮龜城格局,將浦東水泥廠改造成科學城文化創意地標等。
據介紹,張江科學城將落實“四個一批”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包括:一批重大科學設施項目(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超強超短激光、活細胞成像平臺、李政道實驗室等);一批公共設施配套項目(張江科學會堂、人才公寓、未來公園等);一批生態環境項目(川楊河、智慧河兩岸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軌道交通13號線、龍東大道快速化等),到2020年基本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