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明前往成都市調研,強調要大力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推動城市轉型升級。
王東明先后考察了成都市公安局智能交通管理指揮中心、錦江區五福橋社區、東郊記憶、金牛區曹家巷棚戶區改造工程、錦江區白鷺灣生態濕地建設現場,與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有關工作開展和居民生產生活情況。調研期間,王東明主持召開了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聽取成都市專題匯報和有關部門、區縣的意見建議,高度肯定近年來成都城市建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王東明指出,成都作為擁有1400多萬常住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當前正處在城市化加速推進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的關鍵階段。要樹立前瞻意識,對標世界先進,在全面審視城市化共性問題和成都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城市規模、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城鄉關系、生態環境、交通建設和市政管理等問題,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城鄉一體化、全面現代化、充分國際化的世界生態田園城市。一要推進城市空間轉型升級。學習運用世界先進城市規劃理念,加強城市發展的規劃引領,促進由單中心向多中心、組團式發展的轉變。堅持分類指導,適度控制特大城市建成區規模和人口規模,大力發展衛星城市和小城鎮,形成規范有序、高效暢通、生態宜居、疏密有度、錯落有致的城市空間秩序。加大成都與周邊區域性中心城市間的快速交通通道建設,加強成都與成都城市群其它城市的空間聯系,提高合作水平,實現共同發展。二要推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四化”同步發展,依托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資源優勢,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著力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推動與成都發展方向不適應的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業,向其它地區轉移,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縣城優勢互補、合理分工、互動融合的產業發展格局。三要推進城市生態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繁榮的城市轉型之路,建設宜居成都。加強城市綠地、水系規劃建設,合理確定城市生態空間最低比重,防止過度開發。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努力讓市民喝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安全的食品、享受良好的環境。以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城市文化建設,充分展現城市的文化氣息和人文氣質。四要推進城市管理轉型升級。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職能的協調銜接,完善城市綜合管理體系,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智慧化程度,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大力提高交通組織管理水平,堅持系統規劃,積極構建各類交通方式相互銜接的全方位城市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強化廣大市民的交通規則意識。加強和改善基層治理,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服務,努力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服務體系,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就醫、上學、養老條件。同時,要引導廣大市民講道德、重誠信,遵紀守法,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五要推進城鄉形態轉型升級。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促進現代城市和現代農村和諧相融、協調發展。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破除城鄉二元分割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城鎮功能配套、產業支撐有力、社會保障健全、城鄉差距縮小的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支持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區位優勢明顯的縣城發展為中等城市,加快中心鎮擴容提質,促進農民就地城鎮化。
王東明強調,要積極探索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改善型住房需求的路徑,堅持自覺自愿、依法推進,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進一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促進經濟發展。要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抓好重大建設項目的管理監督工作,把城市基礎設施建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優質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政工程。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光志,成都市市長葛紅林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