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鄉鎮特色工業園建設納入周口市規劃
記者3月26日從周口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周口市把鄉鎮特色工業園建設納入全市工業發展規劃,為周口市工業發展布局和結構調整更加優化打下了良好基礎。
繼續做大支柱產業。堅持做大總量與優化結構相結合,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其由低轉高、由粗轉精;著力做大食品產業,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促進優質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體化發展;支持金絲猴、益海、宋河、大用、五得利、志元、福喜等企業快速發展,推動食品工業優化提升,提高產業層次,完善產業配套,拉長產業鏈條;著力做大紡織服裝產業,充分利用紡織產業轉移重點城市和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的政策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產業專業園區,培植項城紡織、鼎祥制衣、臺南制衣、鴻閩紡織等產業集群,提升紡織服裝生產規模和產業競爭力;加快發展醫藥化工業,抓住周口市被省確定生物產業基地的機遇,堅持“多品種、精細化”發展,支持“金丹”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占據國際乳酸產業競爭制高點;鼓勵引導輔仁、財鑫、金丹、新帥克等醫藥化工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加快新產品的研制,力爭支柱產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培育新興產業。以龍頭帶動、基地支撐、高端突破為著力點,大力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高成長性產業;以富士康、凱旺電子等企業為主體,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力爭讓更多企業躋身我省六大高成長性產業支持之列;支持科信、陽光、久通等電纜光纜企業及奈安生物、扶溝農業機械等新興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力爭在重要關鍵性技術上實現新突破。
做強龍頭企業。持續實施“巨人成長”工程,打造企業巨人;鼓勵龍頭企業多渠道籌集資金,引導央企和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周口市產業重組;在周口建設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生產基地,培育一批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群;支持市30戶重點企業和30戶高成長性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爭取讓更多企業進入省“雙百”企業行列。
加快鄉鎮特色工業園區建設。挖掘優勢資源,篩選勞動密集型、具有當地產業特色、能構筑板塊經濟的行業進入鄉鎮特色工業園區,形成“總部在集聚區、鄉鎮有加工點”的產業發展模式,構建以產業集聚區為龍頭、以鄉鎮特色園區為龍尾,相互依托,互為補充,形成一盤棋、大發展格局。
推進節能降耗。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督促檢查、目標考核等制度;建立淘汰落后產能長效機制,高標準完成國家、省對周口市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