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位于平谷區東南部,三面環山,屬淺山村。歷史上,平谷區抗戰精神“銅南山、鐵北寨、打不垮的魚子山”中的“銅南山”指的就是南山村。村內生態環境好,村民居住分散,閑置民房較多。為增強應急保障能力、盤活閑置資源,村黨支部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搶抓政策機遇,在全面摸清底數的基礎上,保留鄉村肌理,配套應急設施,創新運營方式,實現富民增收,探索出“平急兩用”新型鄉村振興新路徑。
南山村黨支部針對村內生態環境好、村民居住分散、閑置民房較多的特點,從增強應急保障能力、盤活閑置資源的考量出發,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村莊原有空間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改造,保留傳統鄉村肌理,植入應急保障基礎設施,探索出“平急兩用”新型鄉村振興新路徑。

搶抓政策機遇?全面摸清底數
“在近年來的疫情防控中,一度出現過短期內村里有大量人員需要集中隔離的情況。我們最大的壓力就是隔離設施不足。那時,雖然村里也有一些長期閑置房屋,但是居住條件、基礎設施、周邊環境等不能滿足集中隔離觀察和隔離治療的要求。”村黨支部書記夏井良說。
南山村有14個自然村,732戶、2225人,目前在村人員不足1600人。由于常住人口減少、閑置資源增多,林果優勢減弱、設施成本增加,山區空心村現象越來越嚴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怎樣盤活利用閑置資源,高效發揮應急保障功能,成為村黨支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提出的“平急兩用”公共設施建設政策,為村莊持續有效、充分利用閑置資源、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新契機。
2022年年底,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鎮黨委政府的路徑辦法,為實施“平急兩用”項目,南山村黨支部組建“村干部+黨員+網格員”隊伍,集中入戶摸清底數。一至四隊統計的226處房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閑置、三分之一季節居住、三分之一日常居住,有意愿流轉的達150多處。
“聽說是‘平急兩用’、守護平安的,黨給送來這么好的政策,對咱們村肯定有好處,我帶頭流轉我們家的房子。”黨員閆大媽說道。

保留鄉村肌理?配套應急設施
“‘平’時可運營,平常用作民宿、旅游、康養等功能,滿足市民高品質休閑需求,透著‘煙火氣’;‘急’時可轉換,遇重大公共突發事件時立即轉換為應急場所設施,保證‘戰時’狀態。這種模式可釋放鄉村多元價值,提升農民自有資產價值,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南獨樂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改造過程中,村黨支部既注重保留鄉村的“土味”,又聚焦應急的特點,還考慮到未來的產業,對試點范圍內的環境、房屋不作較大改變,保留原有的石墻、小路、果樹;對自愿流轉的房屋按照“平急兩用”標準集中改造;對其余自主居住房屋統一按照安全標準進行改造,確保應急時226處房屋可以統一使用。現已完成的3處樣板間及3處民房功能植入均已投入使用,實現了公共服務、公共治理、文化休閑、公共應急元素與傳統鄉村的深入融合。
“雖然在3個月的摸底、改造、環境整治過程中曬黑了、累瘦了,但看到村里的變化,我心里舒服多了。這功勞屬于村里的所有人,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就了現在的南山村。”夏井良說。
創新運營方式?實現富民增收
“我們家閑置的老房子也流轉出去了,每年能獲得一定的租金收益,我們老兩口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自從村里開始實施‘平急兩用’項目,村莊環境變好了,也更有人氣了,我相信未來村莊會發展得更好。”在村頭聊天的李大爺說。
在推進“平急兩用”設施建設過程中,村黨支部依托區、鎮兩級的統籌指導,把“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村民受益”的模式貫穿整個過程、滲透到每個環節。村黨支部堅持政府引導、社會主導,突出政府在統籌協調、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營商環境提升方面重要引導作用的同時,發揮頭部企業投資建設、開拓市場、打造品牌支撐作用,以市場效益確保“平急兩用”設施建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目前,村黨支部正在有序推動房屋收儲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于今年10月完成試點建設。每處流轉房屋在村民確定房價基礎上再上浮10%的租金,作為最終流轉價格,上浮的10%租金歸村集體使用,其中一半用于全體村民分紅、一半用于全村發展。此外,村民還可參與物業、餐飲、應急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售賣農產品以增加收入。項目建成后,南山村的鄉村旅游居住品質將全面提升,可推動村莊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富民增收。
“‘平急兩用’是國家的一項戰略部署。作為村‘兩委’干部,守護村莊安全、實現富民增收是我們的使命擔當,我們將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落地。”村黨支部委員賈世杰說。
未來,南山村將繼續融入平谷發展大局,盤活利用存量資產和農村閑置資源開展“平急兩用”設施建設,打造成戰時能守、急時能護、閑時能游、平時能居的新型鄉村社區。(作者: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