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淄川經濟開發區的一個重要產業,本文從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詳細探討。
一、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1.1 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發展情況
2023年1月—10月,淄川經濟開發區轄區的4家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生產數量21651臺,同比增長66.7%;產值18.7億元,同比增長95.77%。
1.1.1 雷達汽車
自項目簽約落地以來,吉利皮卡(包括遠程皮卡、雷達新能源皮卡)累計生產各類車型8097臺,完成總產值10.86億元。2022年,生產遠程FX共計326臺,雷達RD6共計1582臺。2023年1月—10月,累計生產雷達RD6車型4968臺,同比增長603.68%,實現工業產值5.78億元,同比增長548.34%;1月—10月份累計銷量5167臺,同比增長754.05%,新能源皮卡市占率59.26%,自上市以來穩居細分市場第一名。自2023年4月低配車型上市以來,每月產量在400臺以上,其中6月份達到1550臺。
1.1.2 唐駿歐鈴
截至2023年10月底,唐駿歐鈴公司累計生產共計15963臺,同比增長37.4%;產值13.76億元,同比增長55%。2023年1月—10月,共出口銷售1382臺。預計全年產量17132臺,產值可達13億元。
1.1.3 吉利新能源客車
該公司生產的純電動城市客車C10E已于2022年3月投產,已批量交付200臺。
1.1.4 宏路重工(含唐駿重工)
2023年1月—10月,產量720臺,同比增長8%;產值1.37億元,同比增長14%。預計全年產量1000臺,產值1.7億元。2024年專用車板塊計劃成立房車公司,爭取國家公告后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
1.2 產業鏈發展情況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然已具備一定的基礎,淄川經濟開發區內一級、二級、三級汽車配套企業92家,2023年1月—10月汽車產業產值規模達到56.3億元。其中,近兩年招引落戶開發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16家。但新能源汽車整車、基礎設施、應用及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和有帶動力的重大項目較少。目前,開發區4家主機廠與區內零部件企業合作關聯度不高。同時,受外部大環境影響,本地零部件企業與雷達汽車仍未達成任何合作。列入唐駿、宏路采購體系的企業分別只有10家、7家,本地零部件配套率分別僅有3%、1%。

二、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主機廠產能未充分釋放
(1)產能釋放方面。淄川經濟開發區4家主機廠目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未達到設計產能,暫沒有專門跟隨主機廠來本區建廠的零部件企業。按照整車企業發展慣例,當整車產能每月2000臺以上時,可吸附20家零部件企業到開發區設立基地,5000臺時可吸附50家。
(2)營銷方面,唐駿發展勢頭良好,新上車型市場銷售較好,產量穩步上升。雷達汽車產量雖較去年有較大提升,但是在營銷上亟須進一步加強。本地政府采購、公務租車、國企、央企采購較少,亟須進一步加強推廣。
2.2 全市汽車產業發展集而不群
目前,在淄博市內汽車產業發展布局分散,淄川、博山、臨淄、高新區均有布局,市場四面開花,產業發展集而不群的問題嚴重。
2.3 全市未出臺專門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2024年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試點期為2024年至2026年[2];2023年8月,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23—2025年)》。此外,青島市也專門出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意見,但淄博市至今沒有具體的支持辦法,B端、C端市場難以開拓。
2.4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亟須進一步打造
(1)汽車零部件企業招引難度較大。唐駿、雷達產量均未達到零部件企業來淄川經濟開發區建廠的條件,外地零部件企業短期內不會來建廠。(2)本土企業未融入吉利供應體系中。開發區內部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本地主機廠和周邊區域主機廠合作較少,亟須進一步提升生產制造水平,加強與周邊區域主機廠的合作,構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作者:孫斐煊 趙炳琪 杜錦凡 畢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