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戰略規劃價值導向與規劃體系演變歷程的基礎上,從規劃傳導體系和空間治理兩方面提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區級戰略規劃的技術路徑。同時,結合寧波市江北區戰略規劃的編制實踐。
一、區級戰略規劃的技術路徑
1.1 多方聯動,提高規劃傳導的精準性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了“五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內容與其核心事權相匹配?!度珖鴩量臻g規劃綱要(2021—2035年)》側重“定方向”,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強調“定規范”,市、區(縣)、鄉鎮三級是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性的主要體現。國土空間規劃具有高復雜性,區級戰略規劃作為區級國土空間規劃重要的編制內容之一,承擔著“上下左右”協同的重要功能,對“上”細化落實,對“下”規劃引導,同時“左右”協調對接各類專項規劃。以行政轄區域全域為規劃對象,各個要素“聯動”,貫通規劃體系。通過分區戰略規劃先行,聯動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工作,夯實全市“一張底圖”。
1.2 精細化治理,提升空間規劃的可實施性
與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全覆蓋式研究不同,區級戰略規劃以問題為導向,并針對重點問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規劃策略。在生態文明新理念下,空間戰略規劃應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統領地位,以更廣闊的區域分析視角來謀劃定位;以內外部條件為出發點,前瞻性地指導分區發展;運用科學方法和多種工具來提高規劃技術,應對復雜多變的空間環境。未來空間發展進入轉型新時期,空間對象也已逐步從過去的增量空間轉向存量空間,進而帶來空間治理方式的轉變。根據《若干意見》的要求,開發邊界內城鎮空間建設傳導要達到詳細規劃深度,作為未來空間用途管制和建設管理的實操者,分區戰略規劃的核心任務就是以實施為導向,制定空間治理行動作戰圖,吸引經濟、人、信息要素流動,提升本區空間綜合價值優勢。
二、寧波市江北區戰略規劃的編制實踐
2.1 寧波市構建“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寧波市結合自身實際,提出構建全市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圖1)。在工作組織上,市區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同步開展,通過上下聯動、構筑共識,逐步形成全域國土空間一張圖(圖1)。在規劃傳導方面,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將上級約束性指標、主要管控線、規劃分區與用途管制在區級層面進行初步落實、落位,同時將下級層面鄉鎮需求向市級反饋,通過“幾上幾下”確保上位空間規劃的方向性決策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空間治理實踐中得到落實,同時指導下一級詳細規劃的編制。

圖1?寧波市“市—區(縣)—鄉鎮”三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2.2 江北區進入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
改革開放后,江北區的空間快速擴張,先后經歷了幾次行政區劃調整,人口、資源、產業要素快速集聚,為江北區的快速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新時期,江北區進一步融入寧波市主城發展,成為中心城區核心區之一,擁有甬江北岸、姚江新區等市級平臺,是支撐寧波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戰略性地區,同時擁有莊橋機場(搬遷后預留區)、莊橋站周邊、灣頭地區等可更新空間,是支撐寧波市中心城區格局優化的潛力地區,需要更加關注空間內涵優化與空間品質提升。未來江北區將更加強調內涵式發展,關注存量空間的改善與提升,發揮本區的優勢基礎,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寧波市新部署。

圖2?江北區戰略規劃傳導體系
2.3 戰略規劃技術路徑的核心轉變
在國土空間規劃新語境下,江北區也在規劃傳導體系和空間治理兩方面探索轉型。一方面,通過增加區級戰略規劃層次,更好地聯動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完善“市—區”規劃傳導體系(圖2),在行政區內深化細化寧波市的戰略目標和約束指標,重點細化功能分區,優化產業策略與產業布局,深化重要交通網絡與設施布局,細化結構性藍綠網絡與公共開敞空間的布局和管控要求,落實基礎設施體系與重要設施布局,提出歷史文化保護的界線與管控要求以及城市更新的重點空間與策略等。另一方面,面向規劃空間對象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區級戰略規劃探索不同屬性空間的精細化治理路徑,盤活存量,以點帶面,以增量撬動存量,形成規模效應。(作者:張娜,李浩,張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