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現今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現存阻滯,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路徑。研究顯示:現如今,在政策、需求、企業競爭、技術賦能等邏輯線中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進程穩步推進。鑒于目前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政策有力引導下,仍存在發展困境;體育教學數字產品供給不足,難以激活超大規模需求市場;技術運用懸浮于體育產業需求等問題,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方向;注重大眾需求,擴大體育產業數字發展范圍;加強技術運用,保障體育產業數字化長遠發展等實踐路徑,期許為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借鑒與參考。
一、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現實困境
1.1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政策有力引導下,仍存在發展困境
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政策有力引導下,制約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困境:一方面,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仍處于政府主導,多協會、多企業配合的發展狀態,2020年,發布的《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為體育產業宏觀改革解決了燃眉之急,但仍存在體育協會、體育企業數字發展有待提升等現實困境;另一方面,數據要素作為我國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要素,應避免“大眾個人信息泄露”“大數據殺熟”“刷單”“價格歧視”等不當行為,以維護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環境。
1.2體育數字產品供給不足,難以激活超大規模需求市場
體育產業在長期供給中面臨著供給質量低與資源配置失衡等問題。一方面,我國體育產業同質化、低端化等無效供給過多,抑制了數字體育產業生產效能的提升。如,在體育產品線上平臺,產品質量與產品真假等問題降低了大眾線上購買體育產品的期待與熱情,重數量輕質量的體育產品無效供給難以滿足大眾的現實所需,抑制了需求市場規模的發展與體育產業經濟的釋放;另一方面,在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據要素穩定性、靈敏性差等特征易衍生出“數字鴻溝”等現象,加重體育產業資源失配。如,體育健身休閑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經濟獨立但閑暇時間較少的白領、經濟基礎弱但閑暇時間較多的少年兒童、資訊收集慢但健身意愿強的老年人等多元需求群體。但由于體育協會、體育企業等多元主體在收集多元需求群體數據信息時受阻、數據收集困難等問題,難以預測多元需求群體的參與動機,無法向參與人群提供高質量的供給。降低了體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數字商品流通效率與數字產品營銷率,加大了供需兩端間隙,阻礙數字體育產業結構升級。
1.3技術運用懸浮于體育產業需求
一方面,由于我國相關部門、體育企業等數字意識薄弱,難以運用戰略性目光將數字技術與體育產業結合,造成產業結構升級受阻、數字技術更新放緩,沒有達到以數字技術促進產業升級、降低成本等預期目標,大大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0。以我國龍頭體育用品制造業李寧、安踏為例,雖然借助數字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營銷額,但由于數字技術應用不足,推廣不夠,面臨著產品庫存積壓、高端商品滯銷等問題,品牌影響力難以與國際體育用品媲美。此外,由于技術研發時間長,投入大,回報慢等現實因素,導致企業難以承擔巨大的資金壓力或降低企業的技術投入熱情,由此極易造成市場前景暗淡等情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數字技術支持,我國體育產業面臨著成本高,甚至易虧損的情況,以體育場館服務業為例,體育場館因缺乏有力的數字技術支撐,導致市場開發、票務接口、后勤保障等環節較為離散,大幅增加了體育場館的運營時間與經營成本。導致體育公共服務的精準化供給能力不足,基層公共體育服務“最后一公里”仍不暢通。

二、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紓困路徑
2.1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體育產業數字發展方向
政府與管理部門要加強數字技術安全治理與制定相關的法律條例,加快構建完善的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法律治理體系。首先,統籌體育產業數字發展機制。細分體育產業多領域差異,建立體育產業多業態協調發展機制;其次,制定體育產業數字融合長期發展規劃,將發展目標、規劃、保障等融入長期發展規劃中,加快體育產業數字技術運用重難點突破,使體育產業數字化按步驟、按計劃、分重點有序開展;最后,搭建體育產業數字發展平臺,加強對非政府部門的支持與幫扶。通過PPP模式,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主體交流平臺、協同合作平臺。提升政企、政社交流互通水平,加強資源整合力度、加大技術運用深度、加快體育產業數字技術改造進程,為體育企業對接超大規模市場提供保障。
2.2注重大眾需求,擴大體育產業數字發展范圍
滿足大眾多元變化的體育消費需求,增強百姓福祉是我國體育產業數字發展的核心目標,為此要注重技術融合與業態融合。一方面,在體育產業數字化快速發展,數據規模擴大的基礎上,建立數據資產管理系統,提高數字化運營水平,最大化提升數據的管理服務價值[14]32-33。體育行業的發展與5G、區塊鏈、大數據、互聯網、AI等先進技術相結合,使數字體育、在線健身、線上直播等體育產業新業態涌現出來;另一方面,體育產業與旅游、健康、教育、醫療、金融等行業的融合體現了體育產業高關聯、強融合、廣覆蓋等特征。在體育產業轉型過程中,“互聯網+體育”這一模式促進了各產業的融合,擴大了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將5G與區塊鏈技術相融合,在提升運營速度的前提下,保障數據的安全,對體育產業的安全、健康發展有促進作用[15]53。通過標準統一的數據共享,實現行業類型橫向與縱向融合,在數字生態背景下更好的促進體育產業全產業鏈的合作與發展。
2.3加強技術運用,保障體育產業數字化長運發展
在國家推行數字經濟、實體經濟融合的大背景下,技術支撐成為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此,必須要以成果轉化與技術集成等手段支撐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一方面,采取“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式,進行技術成果轉化與技術迭代創新。以體育教育培訓業為例在數字技術環境下,以互聯網、5G、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積極探索新模式、新發展,并衍生出了線上線下(O2O)模式。這種線上了解,線下體驗的新模式,最大化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另一方面,以技術平臺搭建,匯聚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所運用的技術手段,為中小微體育企業提供技術匹配,實現“上云用數賦智”,落實部分體育企業由于資金問題而造成技術使用不足、資源獲取困難的解決方式。部分體育企業在數字化趨勢改革創新中,降低技術成本,滿足對消費者的多元供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全產業鏈機制與定制化產品生產。
三、結語
體育產業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是新時代幸福、綠色、健康的朝陽產業。在數字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加快信息技術運用與網絡平臺建設,并加快滲透至體育產業發展中,持續推進以體育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現實阻滯,以現有數據和真實事例說明數字技術加持為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改觀與紅利,并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大眾需求、側重技術規范運用等紓困路徑,為我國體育產業長遠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作者:李欣祖 楊斐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