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主要出海通道和對外開放重要窗口,是國家全面振興東北戰(zhàn)略的重要依托,港口是沿海經濟帶開發(fā)的重要支撐和突破口。借助數字經濟進行遼寧省港口智慧化建設,能夠提高港口的輻射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港口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升級,有助于實現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高質量發(fā)展。
一、遼寧省智慧港口發(fā)展現狀
(一)遼寧省港口概覽
遼寧省處于東北的最南端,瀕臨黃海與渤海,海岸線長度為2110公里,在全國排名第五。截至2023年底,遼寧擁有6個沿海港口、24個港區(qū)、生產性泊位433個,總通過能力為7.7億噸/年、集裝箱通過能力為879萬標準箱/年。其中,5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占比35.3%、能力占比73.6%,專業(yè)化泊位數量占比45.8%、能力占比70.3%,公用泊位數量占比79.4%、能力占比77.8%。2023年,遼寧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為7.6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為129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超過5%,為保障腹地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遼寧省的沿海港口形成了以大連港為核心、營口港為骨干,丹東港、錦州港、盤錦港、葫蘆島港等港口共同發(fā)展的格局。其中大連港擁有世界領先的原油泊位、礦石泊位、集裝箱泊位和汽車滾裝泊位,是國內經營貨種最齊全的綜合性港口之一,日韓航線網絡密度居國內沿海港口前列。大連港2023年貨物吞吐量達3.1億噸,占遼寧省港口貨物吞吐量超40%。集裝箱吞吐量超5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393萬標準箱,東北口岸98%的外貿集裝箱貨物在此發(fā)運。營口港貨物吞吐量僅次于大連港,2023年該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533.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3%和6.7%。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雖然遼寧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有一定的增長,但由于港口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港口投資金額相對較低、港口智慧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響,遼寧省港口的吞吐量和運營效率在國內港口中的排名均相對較低。2023年,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20名中,遼寧省港口中只有大連港上榜,排名第16,貨物吞吐量僅占排名第一的寧波舟山港的23.4%。

(二)遼寧省港口智慧化發(fā)展成績
遼寧省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港口的智慧化發(fā)展高度重視。2021年遼寧省政府印發(fā)《遼寧港口引領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實施方案》,提出未來將以綠色、智慧、高效為導向,加大港口規(guī)劃力度和基礎設施攻堅;2022年,遼寧省修訂了《遼寧省港口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修訂后的《規(guī)定》明確提出,港口發(fā)展應當堅持智慧綠色、集約高效的原則,港口經營人應當利用衛(wèi)星導航、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信息技術,加快港口智慧化建設;2023年,大連市印發(fā)了《大連市促進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全面振興新突破的若干政策》,提出多條鼓勵航運發(fā)展、智慧航運建設的措施。
在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指導下,截至2023年底,遼寧省已完成大連港集裝箱碼頭和營口港集裝箱堆場智能化改造項目,其中大連市“大窯灣·智慧港口2.0”項目于2020年9月啟動,于2022年12月建設完成,在智能操作、智慧運營、智鏈生態(tài)、智感環(huán)境領域實現了較為全面的港口智慧化改造,作為遼寧省內唯一一家“水上運輸業(yè)”工廠成功上榜國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的《2023年5G工廠名錄》。此外,遼寧省還建成了各類港口管理系統(tǒng)和平臺共計115個,涵蓋生產操作、企業(yè)管理、客戶服務和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引入5G、北斗、區(qū)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建立了49個5G基站和11個北斗基站,區(qū)塊鏈技術廣泛應用于登船簽單和貨物過磅等港口生產服務;遼寧省還依托中國(遼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核心口岸服務平臺,積極推動港口核心業(yè)務單證電子化升級和業(yè)務在線辦理優(yōu)化等工作,集裝箱業(yè)務核心單證全面實現無紙化。
(三)遼寧省港口智慧化發(fā)展的不足
本文選取了國內7家主要的港口行業(yè)上市公司,對應8個沿海港口(大連港和營口港合并作為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分別列舉了國內學者利用智慧港口評價體系對上述港口智慧化建設程度的排名、該港口2022年貨物吞吐量、2022年港口智慧化新增投入金額,以及截至2022年底,政府累計為各港口智慧化建設提供的政府補助金額和反映港口運營效率的2022年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排名等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2022年國內港口智慧化相關數據統(tǒng)計
由表1可見,雖然遼寧省港口的智慧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遼寧省的港口在智慧化程度、智慧化投入、政府補助力度和港口效率等方面與國內其他港口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第一,港口智慧化的程度對港口貨物吞吐量有一定積極作用,而遼寧省的主要港口的港口智慧化建設程度與國內如上海港、廣州港等港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遼寧省內港口的智慧化程度相差較大。第二,遼寧省對港口智慧化的新增投入金額在國內主要港口中排名相對較低,而智慧化程度排名較高的其他港口正在加大對港口智慧化的新增投入,這可能將使遼寧省港口在未來面臨來自國內港口更激烈的競爭。第三,盡管遼寧省政府對遼寧省港口智慧化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政府補助,但相比其他港口,如上海港、寧波港、廣州港等仍有一定的差距。第四,遼寧省港口的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將港口智慧化建設有效轉化為更高的港口效率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提升遼寧省智慧港口發(fā)展水平的建議
(一)優(yōu)化智慧港口建設思路,有效轉化智慧港口建設成果
智慧港口的內涵不應局限于新型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智慧基礎設施的更新,更應包括港口經營管理的智慧化和對外服務的智慧化。遼寧省港口,尤其是大連港在國內港口中的智慧化設施建設程度排名位居前列,但并未有效轉化為港口效率的提高,如寧波港、天津港和廈門港等港口的智慧化設施建設程度均排在大連港之后,但港口效率大幅領先于大連港。因此遼寧省港口需要優(yōu)化智慧港口建設思路,不僅需要更新港口的智慧化硬件,還要系統(tǒng)性地優(yōu)化港口的智慧化“軟件”,使在港口在日常運營管理方面可以基于智慧化的港口信息系統(tǒng),有效調動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資產管理在內的資源,實現港口人、財、物精細化管理,有效提高港口效率。
(二)發(fā)揮港口聯(lián)動作用,拉平省內港口智慧化建設差距
遼寧省各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差距較大,對港口的智慧化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以營口市為例,2023年營口市GDP為1479.4億元,在遼寧省排名第四,僅為大連市2023年GDP的16.9%,而營口港的貨物吞吐能力和大連港相差并不多,集裝箱吞吐量甚至超過了大連市。這種發(fā)展不均衡一方面使遼寧省其他經濟較為落后的城市沒有足夠的資源為該地港口的智慧化建設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會浪費當地原本較為優(yōu)質的港口資源,無法充分利用好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因此需要遼寧省政府從全省層面協(xié)調分配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具有優(yōu)質傳統(tǒng)港口資源的城市傾斜,該地政府也需加強和大連等智慧港口建設程度較好城市的交流互動,充分發(fā)揮港口的聯(lián)動作用。
(三)加大港口智慧化投入,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盡管遼寧省港口的智慧化建設和港口效率的發(fā)展有了一定的成績,但遼寧港口公司對港口智慧化投入相對不足,導致遼寧省港口不僅很難追上上海港、廣州港等智慧化建設水平較高的港口,還可能會被寧波港、青島港、天津港等港口趕超,失去目前具有的競爭優(yōu)勢。因此,遼寧省港口的經營方需要加大對港口智慧化的投入,尤其是自主研發(fā)投入,形成真正的智慧港口競爭優(yōu)勢。在政府扶持方面,目前遼寧省政府補助的力度和國內主要的智慧化港口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相比差距較大。以上海港為例,政府補助金額超過100萬的項目多達12個,項目內容涵蓋傳統(tǒng)設施自動化改造、基礎設施新建、平臺系統(tǒng)建設多個方面,金額總計超過6000萬元,如果遼寧省港口要提升港口智慧化競爭優(yōu)勢,則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和廣度,加快港口智慧化建設的速度。
結語
港口是連接水陸交通的樞紐,是支撐和推動經濟高質量快速發(fā)展的重要載體。而數字經濟帶來的港口智慧化發(fā)展更是港口發(fā)展的重要機遇和必然趨勢。遼寧省港口的智慧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立足于現有智慧港口的階段性成果,分析目前發(fā)展的差距和不足并合理應對,是遼寧省港口更快更好實現智慧港口發(fā)展、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經之路。(作者:馬葆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