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業等園區是碳排放集中區域,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開展近零碳排放園區建設是四川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當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點是:碳排放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工業是碳排放的核心產業領域;煤炭消費碳排放量占據主導地位;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正在逐年提高。為了推動和優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園區建設,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四川省產業園區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具體如下:
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下稱IPCC)碳排放清單,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主要集中在能源、生產、交通、建筑和生活領域。以此為基礎,本研究擬從能源、生產、交通、建筑和生活領域分析四川省產業園區碳排放的基本情況。

一、能源領域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實現“雙碳”目標、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目前,四川省能源消費以化石能源為主,其中煤品消費碳排放達到1.5億噸,占比46.75%;石油和天然氣能源消費碳排放合計約1.4億噸,占比約43%,而屬于綠色低碳能源的電力消費碳排放僅占10.25%,能源結構亟需優化。此外,四川省能源網絡建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電力交易機制有待完善,需求響應機制還未完全建立;電力跨省跨區域輸送利益協調機制缺失,配套輔助成本尚未得到合理補償;能源管理體制滯后,職責分散,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綜合來看,四川省能源領域碳排放現狀與國家以新能源、清潔能源為主體的能源消費結構尚有差距。
二、生產領域
工業生產具有顯著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特征,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2021年四川省工業生產領域碳排放達到2.2億噸,占全省碳排放總量約70%,是實現“雙碳”目標需要關注的重要領域。目前,四川省工業生產領域的碳減排壓力主要在于對煤品資源的依賴。例如2021年,四川省工業生產消耗煤品7646萬噸,占據全省煤品消費量的98%;煤品消費碳排放約1.5億噸,占據工業生產碳排放量的65.96%。同時,從產業結構看,四川省低綠色行業占比達到了48%,其中的重點是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及非金屬礦物制品等;中綠色行業占比為33%,以設備制造、醫藥制造業、食品制造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為主;而尚綠色行業僅占19%,以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家具制造業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為主。總之,四川省生產領域碳排放的主要特點是:工業生產領域極度依賴煤品,新能源應用較低;產業結構偏重,大部分工業園區綠色評價指標值均偏低,在綠色發展理念和管理制度上與發達地區主流工業園區尚存較大差距,整體綠色發展水平還需提升。
三、交通領域
交通運輸領域是經濟社會繁榮穩定與持續發展的關鍵領域之一。降低空氣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交通運輸的綠色低碳發展,是“雙碳”目標下必須堅持的長期戰略。在四川省及其產業園區內,公路運輸碳排放占交通行業碳排放總量的81.8%,是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目前,四川省交通運輸領域的減排壓力主要在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2021年,交通運輸業消費石油924萬噸,造成碳排放2790萬噸,占比85.14%;以電力作為驅動能源的交通運輸碳排放約87萬噸,僅占比2.66%。當前,四川省交通領域碳排放面臨的基本情況是:公路車輛中仍以油車為主,新能源汽車占比較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不高,難以支撐新能源汽車需求;智慧交通運營體系不夠完善,公路建設、運營管理全過程中的數字化水平有待提高。總之,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現狀與綠色低碳可持續的交通運輸業發展目標仍有差距。
四、建筑領域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規模巨大,同時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建設綠色低碳建筑,減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建筑全過程碳排放主要包括建材生產、建筑施工以及建筑運行三個階段M。目前,四川省建筑領域的碳減排壓力主要在于該領域對石油資源的依賴。2021年,建筑業消費石油323萬噸,造成碳排放974萬噸,占比90.83%;電力消費碳排放則為74萬噸,僅占6.91%。當前,四川省建筑領域存在產業現代化水平較低、運營管理能力較弱、房地產企業積極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為:在產業方面,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平衡,施工整體水平不高,建筑工業化和信息化水平較低,智能化、數字化能力有待提升;在運營管理方面,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有待完善,缺乏建筑行業互聯網平臺,建筑工程全階段的信息互聯互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企業和消費者方面,房地產企業推進綠色建筑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升。總之,建筑行業全過程的綠色低碳水平與運營管理能力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五、生活領域
除能源、生產、交通、建筑等供給側領域外,以居民生活為代表的需求側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控制居民生活消費碳排放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方面。2021年,四川省居民生活領域產生的碳排放約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0%,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目前,四川省居民生活領域的碳減排壓力主要在于對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依賴,2021年消費石油485萬噸,造成碳排放1465萬噸,占比43.22%;消費天然氣56萬噸,造成碳排放1217萬噸,占比35.90%;作為清潔能源的電力消費碳排放578萬噸,占比17.05%。當前,四川省還存在公眾參與低碳消費的場景較少、新能源網絡與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廢棄物處置工藝低級單一等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生活領域的碳排放量和占比會不斷提高,因此推動公眾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刻不容緩。(作者:程強 傅益霖 彭春 劉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