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世界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概況。本章介紹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部分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概況,并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
一、美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概況
(一)銷量及品牌分析
美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繁榮,有通用,福特以及克萊斯勒三大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有特斯拉、FaradayFuture、Rivian,尤其是特斯拉作為新興造車制造商,在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者。
2021年,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額超過65.2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達到48.8萬輛,自2018年特斯拉上市以來,其Modle3和ModleY車型在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了近7成的份額,而豐田、通用、現代、福特等汽車制造商占據剩余的3成市場份額。分車企看,特斯拉美國地區2021年銷售35.2萬輛,隨著豐田和大眾集團在2021年不斷投入技術和智能網聯的研發,以及新勢力品牌Rivian的推出,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成為車企競爭的主戰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會依賴于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以及更多的創新和技術的應用。在美國市場,皮卡和SUV車型的銷量保持穩定,兩種車型在整個市場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目前,皮卡和SUV在電動汽車中的比重大約為72.8%。
(二)政策推動新能源滲透率攀升
2021年美國政府提議投入1740萬億美元,以推動美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其中包括:完善國內產業鏈,實施銷售折扣和稅收優惠政策,在2030年前建成50萬個充電樁。在2021美國眾議院批準了一項總額達到1.75萬億美元的刺激性政策,該政策旨在大幅提升稅收減免,以幫助經濟增長。根據美國政府的政策,每輛汽車的補貼總額將達到1.25萬美元,同時汽車制造商(不包括美國工會的非會員企業,如特斯拉和日系韓系汽車)的零部件50%來自美國,并且該汽車的電池由美國本地制造,那么每輛汽車將獲得500美元的補貼。美國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動1.75萬億美元的《BuildBackBetter》法案,該法案將目前最高7500美元的單車補貼提升至最高12500美元,同時取消了車企20萬輛的補貼上限,各車型的補貼邊際提升,尤其如果該政策落地,特斯拉、通用等品牌重新進入補貼名單,將進一步促進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
二、日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概況
(一)日本
日本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非常缺乏傳統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氣,因此日本很早就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得益于日本索尼公司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使得日本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日本的松下以及東芝在全球十大鋰離子電池供應商中占據了主要份額,日本鋰離子電池的供應量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日本正在大力推廣HEV技術,以降低燃料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并提升車輛的行駛性能,使其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且取得了低成本、大規模生產和商業應用的成功。豐田和日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在全球一直都很受歡迎,2017年,該汽車的銷量超過了其他汽車品牌,乘用車暢銷車型中排名前5的就有2個車型來自日本車企。除了混合動力汽車以外,日本也是少有的幾個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國家。總體而言,日本新能源汽車的成功不僅僅得益于政府的扶植,更是由于日本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具有很強的主導性。
(二)韓國
2012年,韓國的新能源車銷量只有548臺,比日本和世界各國都要低,但最近幾年,隨著韓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加上國產品牌如現代Kona、愛立信、邦戈、EV6等,再加上國外新能源車的廣泛應用,韓國的新能源車市場發展速度極快,甚至超過了日本,正在迅速趕上其他國家的步伐。根據EVVolumes數據,過去十年中韓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不斷上漲,到2021年達到7.89%,一舉超越了日本、美國,在53個國家中。韓國在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3萬,是2020年的兩倍多,雖然銷量與中國、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韓國已然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中一名不可忽視的選手。

圖 3.3 韓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單位:輛)
三、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概況
(一)歐洲新能源滲透率居全球第一
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看,歐洲地區在2021年的滲透率接近20%,尤其是北歐五國,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整體已達到50.4%,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多項政策措施,如稅收優惠、補貼政策和燃油車禁售令,為行業提供了長期的發展機會。此外,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在加速電動化,促進了優質車型的供應,推動歐洲市場和產業鏈的發展。

表 3.3 歐洲部分國家新能源轉型政策
(二)北歐基礎設施完善,充電樁覆蓋率高
北歐地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與充電樁的普及密不可分。挪威在2020年底有18,800個充電樁,2020年全年增加了近5,000個,平均每個充電樁覆蓋的面積為20.6平方公里;瑞典每個充電樁的平均覆蓋面積為43.2平方公里。對比國內的充電樁數量,截止到2020年底,共有80.7萬個公共充電樁,但平均每個充電樁所能覆蓋的面積只有11.9平方公里。我國充電設施的建設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速,這也成為了制約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爆發性增長階段,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3.4%,雖然增長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與北歐國家相比,還是差距甚遠。當前,我國仍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充電樁覆蓋率,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作者:溫鄭鑒)

圖 3.4 北歐五國充電樁數量(單位: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