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演進,生物經濟發展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山東省需要在深刻把握國內外生物經濟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結合省內生物經濟發展的短板和不足,堅持創新引領、政策集成、資源集聚,統籌推進生物經濟產業創新、人才集聚、市場拓展,努力打造支撐山東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物經濟新引擎,建議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強化政策扶持,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通過制定激勵政策,加大政府對生物經濟產業的政策支持,持續推進生物經濟創新發展。同時,加強法規建設,維護生物領域各類企業合法權益,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增加財政資金注入,支持長期的研發投入和關鍵工程實施。鼓勵金融機構提供更多信貸支持,支持企業便利融資擴大規模,穩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建立完善生物產品、食品、醫藥技術等領域標準、測試、標識和認證體系,提高市場認可度和規范化程度。積極建設科學的行業監管機制,形成適應性強的治理體系。同時,培育擁有核心研發實力、產業引領能力以及國際競爭能力的領軍企業和潛力企業,加速發展產業集群。
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促進市場公平良性競爭
整合各級政府資源要素,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確保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場經濟體系的高效運行。提高各行業領域績效和創新,鼓勵并支持建立產業聯盟或產業協會,促進產業內合作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整體產業水平。努力改善營商環境,簡化優化審批程序,鼓勵創業和投資。建立政府與企業之間新型政商關系,通過政府引導,避免同質化競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AI技術,及時有效洞察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夯實科技創新基礎,壯大高端人才隊伍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作為生物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加大生物基礎前沿和顛覆性技術研究。依托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加大生物經濟各領域“高精尖缺”人才、領軍人才和戰略科學家的培養、引進和留用力度。針對產業短缺和行業高端人才實施“一事一議”“一人一策”。健全青年人才培育體系,發揮省級人才工程、科技計劃、科技獎勵等激勵引導作用,建立完善青年人才培育“綠色通道”機制。鼓勵重點高校和技師學院與企業合作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實現人才資源共享共用。采用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如“揭榜掛帥”“賽馬制”等,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生物經濟相關產業競爭力。
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應用發展
統籌利用各種資源,加快建立科技創新合作體系和成果轉化長效機制。從整體上全局上對生物經濟給予引導、支持和鼓勵,為生物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發揮各個創新主體優勢,調動各方創新的積極性,實現科技與經濟的“無縫連接”。在充分考慮各方需求與利益的基礎上,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扶持政策,保證各方利益風險共擔、知識產權共享。進一步提升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匹配程度,促進產學研三方聯動,以更強的"協同效應"推動生物經濟產業化發展。
五、結束語
當前,順應生物經濟發展的新浪潮,各省市正積極搶占生物經濟各領域制高點,努力贏得未來科技和產業競爭的主動權。“十四五”時期是山東省生物經濟發展由大轉強的關鍵階段,依托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和良好的生物產業基礎,山東將乘勢而上,加快構建生物經濟核心競爭優勢,不斷壯大生物戰略科技力量,為構建現代生物產業體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