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對EOD模式下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風險應對建議。從風險源出發,重點對規劃設計階段、施工建設階段以及產業發展運營階段中給出風險應對建議,為EOD模式項目的實施落地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一、規劃設計階段應對措施
1.1 明確生態環境治理目標
EOD模式項目作為一種創新型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是國家為了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瓶頸問題而推出的一種創新性舉措。因此在EOD模式項目中,首先結合當地生態環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重大治理任務,以提升生態環境水平為目標,謀劃出一批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環境治理效益明顯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在明確當地生態環境治理需求與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嚴格遵循上位規劃的要求,科學確定項目的邊界范圍,確定不同項目的建設內容、實施路徑、投資估算等內容,最終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準確識別關聯產業
流域生態系統內包含的生態產品資源及周邊土地資源均有豐富的潛在經濟價值,在謀劃關聯產業發展相關的項目時,應該統籌考慮EOD模式項目的各相關利益方,根據當地資源稟賦,結合產業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相關上位規劃的要求,謀劃出一批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緊密關聯、發展邊界科學合理清晰、建設內容明確、收益性較強的特色產業項目,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1.3 分析項目可行性
根據國家EOD模式項目支持政策和相關規定,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項目的建設地點、實施主體、建設周期、投資估算等方面科學的分析項目一體化建設運行的可行性。對于無法實現成本收益收支平衡的項目,根據相關支持政策多渠道申請政策性補助資金,拓寬資金渠道,保障資金來源。

二、施工建設階段應對措施
EOD模式項目建設實施階段的風險與不同子項目本身及各項目之間的關系有很大的關聯,本階段的風險主要包括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風險、施工監管風險、技術運用風險,涉及的范圍較廣。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項目管理機制
加強對項目施工期間的人員監管,建立獎懲機制,細化監管標準,嚴格遵循施工地的規章制度,建立嚴格的相關資料文件審批、監管制度,細化標準化流程,完善施工安全監管責任的獎懲機制。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操作培訓,提高項目施工人員的風險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的要求與規章制度。
2.2 編制階段性投資計劃
EOD模式項目運營周期長、實施項目較多、涉及資金較大,因此應該結合項目實施特點編制相應的階段性投資計劃。由SPV成立專門的資金使用管理部門,根據不同的項目階段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并將資金監管責任細化到不同的個體,對使用計劃進行實時追蹤監管,嚴格規范資金使用流程,做到專款專用。定期對領導匯總資金使用情況,及時遏制非正常原因使用資金情況發生,確保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
2.3 加強施工風險管理
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監管。嚴格遏制偷工減料等行為的出現,建立嚴格的獎懲體系,并將類似行為納入考核體系,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行為加以處分,保障工程的質量。加強施工階段的安全培訓。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積極宣講、科普安全生產過程中的操作要點、注意事項、規范操作流程等,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安全生產意識。構建完整的應急事故預案機制,做到意外事故進發生時,人員搶救及時,治療與賠償制度健全完善。加強施工階段的進度管理,綜合考慮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各方因素,制度科學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將進度指標納入考核,提高項目施工積極性。
三、產業發展運營階段應對措施
3.1 慎重選擇運營承包商
EOD模式項目涉及的行業跨度大、方面繁多、種類豐富,不同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關聯產業項目融合發展的路徑與運作方式存在較大差異。SPV可自行運營,也可以選擇運營承包商。應該從EOD模式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在依法依規做好項目立項的前提下,通過公開采購的方式對運營承包商進行選擇,根據行業內的高標準要求設置采購條件,選擇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綜合實力較強的運營承包商,同時組織專家對運營承包商進行全面的考察與分析,并通過合同的形式約定運營的質量及服務要求。
3.2 定期偏差分析與糾正
為避免產業發展運營收入達不到預期的情況發生,要定期對EOD模式項目進行復盤與經驗總結,對于出現的問題和情況要出具針對性的分析報告,分析偏差或者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進行解決和修改。為提升運營承包商工作的積極性,根據產業運營收入情況設立獎懲制度,做出相應的獎懲措施。
3.3 建立目標績效考核體系
針對EOD模式項目存在運營周期長,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建議SPV根據生態環境治理與維持的特點和產業運營的特點設立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將運營責任細化到具體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主體,在項目內部建立責任共擔機制,建立相應的目標指標考核體系對EOD項目的預期效果進行檢驗,保證EOD模式項目的建設與實施真正有效。
3.4 加強項目監管
EOD模式項目是一個周期長、跨度大、系統性強的工程,其涉及前期決策立項階段、規劃設計階段風險、招投標階段風險、施工建設階段風險、產業發展運營階段、運營期結束階段等六個階段,涉及項目種類多、過程復雜,基于以上特點,政府方和項目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應該從政府方和SPV的視角出發,明確各方在項目中的管理職責,充分發揮各方監督管理作用,確保項目規范實施。(作者:宋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