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蛋雞產業現已初步形成比較完備的產業鏈,但是隨著產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一些限制發展問題,文中就三明市蛋雞產業發展現狀和后期的發展規劃作簡單介紹。
近年來,三明市綜合考慮主體功能定位、土地承載力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要求,科學確定畜禽養殖品種、規模及總量、圍繞特色畜禽養殖業發展,確定發展重點,優化養殖業發展布局,大力發展蛋雞產業,現已初步形成比較完備的從蛋雞飼養、飼料生產、蛋和雞產品加工到銷售一條龍蛋雞產業鏈,蛋雞產業已成為全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一、三明市蛋雞優勢特色產業基本情況
1.1產業發展基礎2021年底三明市蛋雞存欄520萬羽,名列全省前列。存欄5萬羽以上蛋禽規模企業27家,占全市蛋雞企業84.3%;存欄10萬羽以上蛋禽規模企業17家,占全市蛋雞企業54.8%。2021年全產業鏈產值31.9億元,占主導產業91%。帶動當地就業22950人,農民可支配收入12億元以上。
1.2 蛋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近年來,三明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蛋雞規模養殖生產、企業加工、客戶營銷和終端消費連成一體、協同運作。全市現有家禽屠宰場3家,年加工100萬羽蛋雞深加工場1家,蛋糕加工企業3家,鹵蛋加工企業1家,家禽肉制品加工生產企業1家。加工產品全省各地市均有銷售,并遠銷到四川、湖南、廣東、上海等二十余個大中城市。另一方面,創新營銷模式,采用對接商超、開設專營店、電商銷售、直播帶貨、會員制等模式,推進產商互聯、產銷銜接,大幅提升業務量、銷量的同時降低了交易成本。
1.3 產業質量安全,品質提升推進質量安全監測與監管,按照“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建設三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視化監管平臺。加強禽藥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完善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提升行動。深化蛋禽產品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推進上市蛋禽產品賦碼出證、憑證銷售。
1.4 推動蛋禽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發展積極推進龍頭企業、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等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強化品牌保護、管理、開發,促進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主、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融合發展的品牌建設格局。現有"金湖烏鳳雞"農產品地理標志,沙縣區“樂子”雞蛋,清流縣“品豐園”、“龍妃”、“懷客源”,永安市“閩中麻”,泰寧縣“八仙崖”、“翼和”金湖烏鳳雞蛋等知名品牌;有機食品認證1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7家,認證產地規模305萬羽、核準產量45400t。
1.5 強化支持政策近年來,三明市積極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從建設用地、項目審批、貸款貼息、提高保險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為蛋禽產業的穩步發展提供強勁的助力。
1.6機制創新情況
1.6.1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三明市蛋禽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的同時,聯農帶農作用明顯,農戶收益明顯提高。有效整合農村土地資源,采用“公司+農戶+利潤保底”、“企業+扶貧計劃”等模式,帶動當地農戶就地就業,脫貧致富等效果明顯。蛋禽產業已經成為三明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和產業扶貧的新亮點。
1.6.2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創建生態文明目前,全市蛋雞規模養殖場設施配套率達到100%,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近年來全市蛋雞產業全面推廣畜禽健康低碳養殖,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降低反芻動物甲烷排放、糞便中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并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總體原則,采取自動飲水控制、自動清理收集蛋雞糞便等先進的設施設備,配套建設有機肥加工廠,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農業循環發展模式。
1.7科技支撐情況
1.7.1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科技成果豐碩三明市部分大型規模蛋禽養殖企業與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簽訂技術支撐協議,同時與福建省科技廳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師范大學開展校(院)企合作,承擔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復合微生態制劑在蛋禽集約化健康養殖中的應用”、三明市科技計劃項目“基于物聯網的蛋禽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先后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8項。
1.7.2技術推廣體系健全,保障人才支撐福建省家禽產業技術體系設有三明市綜合試驗推廣站,市、縣兩級均設有畜牧站、疫控中心等技術部門,自上而下建立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覆蓋全市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市、縣(市、區)、鄉(鎮)等技術推廣隊伍,畜牧獸醫高級職稱專技人員120余人,生產經驗豐富的農民技術員約1000人,有力推動了蛋禽產業新品種、新技術等試驗、示范與推廣,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人才基礎保障。
二、存在的問題
2.1產業鏈條短全市蛋雞產業起步較晚,蛋產品深加工企業少,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限。
2.2資源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矛盾增大近年來,隨著蛋雞產業快速發展,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等農業資源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而由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農產品剛性需求持續增加,保障供需平衡的難度加大。
三、三明市蛋雞產業發展規劃
三明市蛋雞產業,乘勢而上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以大力培育地方特色畜禽產業、保障畜禽市場供應穩定、提高畜牧業整體競爭力為總目標,進一步優化蛋禽產業布局與結構,補齊畜禽屠宰加工、蛋品深加工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發展短板。“十四五”期間三明市計劃實施“蛋禽規模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項目”、“雞蛋初加工冷藏項目”、“鮮雞蛋深加工項目”、“蛋禽屠宰加工項目”、“蛋禽養殖場有機肥/飼料加工配套項目”、“產銷對接體系建設項目”六大提升工程項目,補齊制約全產業鏈發展短板;全面提升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實現一產提質、二產提升、三產提檔。
3.1推進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
提升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水平,由分散的小規模生產向標準化規模化轉變,飼養優質健康雞,對雞舍進行標準化技術設施升級改造,強化技術培訓,編印技術資料,入戶宣傳,現場指導,全面提高養殖戶技術水平,把三明市建成蛋禽產業特色明顯、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省級現代化蛋禽生產基地。2022年至2024年全市計劃新改擴建蛋雞規模場12家,新增蛋雞存欄480萬羽,全市蛋雞存欄預計達到1000萬羽。3.2推進蛋禽加工提升
蛋禽生產發展快速,雞蛋供大于求的格局逐漸形成,蛋價上下波動較大。目前,三明市蛋禽深加工企業少,大部分企業以鮮蛋的形式銷往各地,產品附加值低。進一步提升蛋禽加工能力,要依托優勢蛋產品主產區以及規模養殖企業,依靠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改善雞蛋品質,大力發展蛋產品加工業,提高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預計到2024年,全市新建蛋禽屠宰場2家,新增年屠宰能力2200萬羽,新增鮮蛋品加工5.7萬t、肉制品加工1.95萬t。
3.3推進蛋禽產業產銷融合發展
“十四五”期間三明市將深入優化一產、深化二產、強化三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蛋禽產業集群建設,大力發展蛋制品精深加工,鼓勵支持企業優化產品結構,開展新產品研發,擴大產品市場份額。配套建設規模蛋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企業,即建設有機肥加工生產線,實現一二產有機融合。建設規模化示范場,推動養殖基地與屠宰加工及商超對接銷售,推廣全國連鎖線上線下進行批發、零售相結合的營銷模式,開拓市場,打造一批知名企業品牌和特色產品品牌。(作者: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