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廣西柳州市魚峰區白沙鎮鄉村振興規劃中的產業規劃實踐為例,立足于白沙鎮現狀產業優勢及產業困境,從“明確思路—優化布局—建立體系”的視角統籌提出產業振興規劃框架,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產業強鎮產業發展策略、空間布局及體系構建。

一、明確思路,提出產業強鎮規劃策略
(1)營造品牌,打造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樣板。
聚焦螺螄粉原料主導產業,以建設國家農業產業特色強鎮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鞏固原料基地建設。強化品牌農產地保護,推進螺螄粉原材料“三品一標”的認證與管理,注重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申請注冊商標,培育發展自主品牌,提高白沙鎮知名度。積極創建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打造白沙鎮的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名片。
(2)完善體系,打造農業產業現代化新基地。聚焦于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建設。圍繞大健康種養基礎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強化關鍵要素支撐建設智慧集約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推進適度規模化經營建設多元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2]。促進農業高質高效,探索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電商化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將白沙鎮打造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基地。
(3)優化布局,打造產鎮村一體化發展格局。嚴守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管控底線,發揮鄉鎮上聯城市、下接鄉村的紐帶作用,通過鎮村聯動發展與鎮村功能統籌安排,用好鄉村振興用地政策,并結合村莊自然稟賦和人文歷史等資源,因地制宜統籌空間資源配置,加強土地集約化利用,注重主導產業引導,促進區域一體化、協調、有序發展,形成鎮村產業協同、區域一體化發展空間格局。
(4)融合發展,打造鎮村三產融合發展典范。聚焦于產業延伸和橫向融合。推動一二三產業縱向關聯,促進農業、加工業及第三產業之間上中下游有機關聯,延伸產業鏈,實現現代農業產業之間銜接密切、循環往復地良好發展。拓展一二三產業橫向融合,通過挖掘開發傳統農業的內在價值功能,融合農業與文化、教育、旅游及科技等產業[3],努力把白沙鎮打造成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典范。
二、優化布局,確定產業及空間布局
(1)筑牢健康食品種植產業,延鏈補鏈促進融合發展。圍繞螺螄粉、中草藥等健康食品種植主導產業。推進螺螄粉配料原料(豆角、竹筍、螺螄)基地規模化建設,逐步擴大基地輻射范圍,奠定現代特色農業強鎮基礎。延伸大健康食品產業鏈,結合中部三伯嶺林場和水山村生態林地資源,發展食用菌、中草藥材等林下健康食品經濟;依托近郊鄉鎮地理優勢,大田村、新安村發展無公害綠色糧食、蔬菜、畜禽及桑蠶、雙高蔗料糖等有機食品,打造健康“都市中央廚房”基地。
(2)以螺螄粉產業為核心,打造產鎮村融合產業體系。依托白沙鎮山、水、田、村以及丘陵地貌等多元化鄉野風光,圍繞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建設,加強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延伸,以規模化農業推動加工、觀光、體驗等新型鄉村服務產業發展。形成以螺螄粉產業為核心,集“現代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郊野文化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為一體,打造農旅、文旅與健康食品產業相融合的特色產業強鎮。
(3)采取點軸帶動發展模式,實現鎮域均衡協調
發展。塑造“一心、一體、一基地、一環、兩帶、四片區”發展結構。一心為白沙鎮區,打造全鎮產業服務中心和旅游服務中心;一體為王眉田園綜合體,打造集現代農業種植加工、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柳州螺螄粉主題田園綜合體;一基地為三伯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兩帶為柳江沿江休閑觀光旅游帶以及王眉河特色農業示范帶;四片區包括核心發展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生態農林發展區和農業創新創業區;一環為鎮域產業融合發展環。
三、建立體系,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1)做強螺螄粉主導產業,完善現代特色農業。依托柳州市魚峰區螺螄粉原料產業種植核心示范區及螺螄粉加工園區建設項目,構建“一園、一基地、三區、多點”的現代農業空間結構。以洛維工業園區為“健康食品制造核心”,建設食品、保健品加工、醫療器械康復器具生產型的專業園區;以王眉村為核心區打造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打造西部螺螄粉特色產業區、中部林下經濟產業區及東部中央廚房創新創業區三大特色農業發展區;多點為富硒水稻、豆角、竹筍、螺螄、中藥材、木耳、食用菌、辣椒、桑蠶、脆蜜金桔、生態養殖、雙高糖料蔗等特色農業種植地。
(2)推進第二產業集群發展,完善農產品加工業。
按照產城一體發展思路,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現狀白沙糖廠北側規劃的工業園區集中,引進、培育、集聚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形成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打造白沙大健康食品加工園。以白沙酸廠和白沙糖廠為基礎,通過建設螺螄粉原材料加工中心、蔗糖加工中心、中藥材加工中心、食用菌加工中心、桑蠶加工中心、禽畜加工中心、果蔬加工中心等,將農業產業鏈向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創意加工延伸。
(3)完善新型鄉村服務業,促進農產品交易流通。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冷鏈、數字農業、農村教育培訓、農村社區養老等新型鄉村服務業,構建全面覆蓋、設施現代、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農產品流通網絡。依托高速公路出入口,結合白沙酸廠和糖廠,設置現代物流冷鏈基地。升級改造鎮區農貿市場,增加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建設鄉村振興學校,健全農民教育培訓機制。打造王眉村基礎農技推廣示范基地,建立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培育王眉村和白沙村建設電商專業村。
(4)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做強鄉村休閑旅游業。
塑造“千年古鎮螺韻白沙”鄉村旅游定位。大力推進休閑農業與鎮村旅游發展,變農家為客舍,變農產品為旅游商品,實現農業向旅游延伸,旅游向農業拓展,構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發展新格局,打造柳州市百里柳江南段集螺螄粉特色農業體驗、儒家傳統文化傳承和森林康養度假為一體的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白沙鎮農業產業強鎮產業規劃堅持以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在剖析白沙鎮現狀優勢及問題基礎上,聚焦“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及“小米粉大產業”等目標,提出營造品牌、完善體系及融合發展等產業發展策略,結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規劃產業空間布局,最后構建完善現代產業體系。該規劃能有效促進白沙鎮產業特色發展及提檔升級,以期對其他地區的鄉鎮產業規劃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作者:張海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