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背景
1、國家
在《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小鎮。
在編制起草“十三五”規劃綱要過程中,對“十三五”期間鼓勵各地區培育發展特色小城鎮進行總體安排。
2016年5月,發改委網站曾發布消息稱,今年將選擇1000個左右條件較好的小城鎮,積極引導扶持發展為專業特色鎮。
2016年7月1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2、地方
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正式公布,全省10個設區市的37個小鎮列入首批創建名單。
2016年1月29日省級特色小鎮第二批創建名單正式出爐,42個小鎮入圍第二批名單。
2016年5月26日,省級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10個特色小鎮被確定為省級示范特色小鎮。
二、定義及特點
1、定義
特色小鎮非鎮非區,并非行政區劃單元,也不是產業園區,而是相對獨立于市區,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特色小鎮產業定位“一鎮一業”,突出“特而強”;特色小鎮功能集成“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特色小鎮形態打造“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特色小鎮運作機制是“破舊去僵”,做到“活而新”。
2、特點
不要“千鎮一面”要“小而美”
過去,中國一些城市的建設被批評為“千城一面”,不重視差異化的建設與發展,導致許多城市大同小異。如今,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不要“千鎮一面”的思路。從特色出發,可以窺見當下中國特色小鎮的思路。
新常態下的有益探索
對于進入新常態的中國來說,以特色小鎮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是非常有價值的探索。如果說轉型升級是倒逼和牽引兩種力綜合作用的結果,那么,特色小鎮就是一種正面牽引力,也可以說是一種新機制。
以特色集聚發展要素
特色小鎮發展時間雖短,已經表現出了很強的示范效應和發展潛力。而對于不少地方來說,特色小鎮既是當下的抓手,也代表著未來。
三、發展現狀
四、發展模式
一是企業主體,政府服務,政府負責小鎮的定位、規劃、基礎設施和審批服務,引進民營企業建設特色小鎮。
二是政企合作、聯動建設,政府做好大規劃,聯手大企業培育大產業。
三是政府建設、市場招商,政府成立國資公司,根據產業定位面向全國招商。
五、相關案例
1、云棲小鎮
概況:云棲小鎮是浙江省首批創建的37個特色小鎮之一。小鎮位于美麗幸福的首善之區杭州市西湖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特色小鎮要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四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要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建設以云計算為核心,云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硬件產業為產業特點的特色小鎮。云棲小鎮建設僅僅一年,發展非常迅速。2015年實現了涉云產值近30個億,完成財政總收入2.1個億,累計引進企業328家,其中涉云企業達到255家,產業已經覆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
主要特點:
一是有一個小鎮的靈魂人物。云棲小鎮有一個名譽鎮長叫王堅博士,他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術官、阿里云的創始人、中國云計算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是云棲小鎮主要創建者,正致力于把云棲小鎮打造成中國未來創新的第一鎮。
二是有一個高端的新興產業。云棲小鎮堅持發展以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產業,著力打造云生態,大力發展智能硬件產業。目前已經集聚了一大批云計算、大數據、APP開發、游戲和智能硬件領域的企業和團隊。
三是有一個創新的運作模式。云棲小鎮采用了“政府主導、民企引領、創業者為主體”的運作方式。政府主導就是通過騰籠換鳥、筑巢引鳳打造產業空間,集聚產業要素、做優服務體系。民企引領就是充分發揮民企龍頭引領作用,輸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基礎設施,加快創新目標的實現。創業者為主體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臺,以創業者的需求和發展為主體,構建產業生態圈。這是云棲小鎮最有創新活力的部分。
四是有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云棲小鎮構建了“創新牧場-產業黑土-科技藍天”的創新生態圈。“創新牧場”是憑借阿里巴巴的云服務能力,淘寶天貓的互聯網營銷資源和富士康的工業4.0制造能力,以及像Intel、中航工業、洛可可等大企業的核心能力,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創新服務基礎設施。“產業黑土”是指運用大數據,以“互聯網+”助推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科技藍天”是指創建一所國際一流民辦研究型大學,就是西湖大學。
五是有一個世界級的云棲大會。云棲小鎮創建了真正服務于草根創新創業的云棲大會,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云計算以及DT時代技術分享盛會。“2015年杭州云棲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萬多名開發者以及20多個國家、3000多家企業參與。
2、貴州舊州古鎮
概況:舊州,地處黔中腹地,始建于1351年,距省會貴陽80公里,距安順市區37公里,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38.1%,平均海拔1356米,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舊州鎮生態良好、環境優美、文化豐富,是中國屯堡文化的發源地和聚集區之一,是全國第一批建制鎮示范試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和國家4A級生態文化旅游小鎮,被譽為“夢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

主要做法:
一是發揮生態和文化優勢,建設綠色旅游小鎮。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先后完成了“土司衙門、古民居、古街道、古驛道”的修復修繕工作,培育了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一個4A級國家生態文化旅游景區,兩個特色觀光農業示范區。
二是探索就地就近城鎮化路徑,建設美麗幸福小鎮。舊州按照國家“3個1億人”城鎮化行動方案和省“5個100工程”建設目標要求,率先探索實踐城鎮基礎設施“8+×”項目建設模式,完善了交通運輸、污水處理、垃圾清運等基礎設施,優化了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便民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
三是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要求,積極探索創新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投融資機制、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等試點要求,深化改革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成立了鎮級投融資平臺,積極爭取各方面投資資金。
四是加快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打造貴州小城鎮省版的排頭兵。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舊州搶抓發展機遇,在成功申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后,著力打造文化生態旅游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