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戰略提出脈絡
2012年,《“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提出“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家衛計委官方解讀指出,“健康中國”是一項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鎮江調研時明確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2015年3月,“健康中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2015年9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 《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指出,健康中國建設規劃編制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的中長期規劃,也是“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正式發布,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11月,“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公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出現。
2015年12月初,國家衛計委就“十三五”健康中國建設規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規劃從大健康、大衛生、大醫學的高度出發,突出強調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政策之中。
健康產業或迎政策利好
在上述國家衛計委發布會上,衛計委主任李斌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六大任務,其中之一為發展健康產業。
北京大學醫院公共衛生學院周子君教授表示,從“健康”的角度看,隨著醫療技術和理念的飛速發展,尤其是生物醫學方面的發展,在美、韓等國家,“健康”早已成為產業。“健康中國”是個理念,具體到改善健康狀況,治療某一種疾病,不同層次有不同投入。這個理念具體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還是取決于政府如何做投入決策,社會如何分擔費用。
安徽省衛計委主任于德志提出,未來要重點扶持自主研發藥品、醫用耗材、醫療器械和大型醫療儀器等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與健康生活方式和老年護理相關的健康服務業。
全國人大常委會王勝俊副委員長提出要把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落到實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創新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機制;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據了解,作為“十三五”期間的一項國家級專項規劃,《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不同于以往的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五年規劃,這是國家的戰略規劃,而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業務規劃,其站位更高、領域更寬。要在重點規劃好“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基礎上,從大健康、大衛生、大醫學的高度出發,突出強調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政策之中,通過綜合性的政策舉措,實現健康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