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一直是一號文件的重頭戲,連續十多年被納入其中。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關鍵期,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迫在眉睫。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3年將“農業現代化”寫入文件標題,并提出農業現代化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課題,要以改革為動力,創新體制機制,力爭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
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重點在于“改革”和“農業現代化”,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以“改革創新”突破經濟增速放緩而面臨的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重大難題和其他重大考驗,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從農業、農村、農民方面提出破解對策,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年中央一號文件里關于現代農業的那些事。


一、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中央一號文件中關于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方面都強調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2014年提出要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在市場價和目標價格差異過大時,政府采取措施保證農民利益。2015年提出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為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采取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和多種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2016年強調改革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可以看出,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主要是以市場定價為原則,以政府調節為手段,既要保證農產品價格的合理性,也要保護農民的利益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市場價格過低時,采取補貼手段,保障農民的收益。同時,執行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在一些地區開展補貼試點。
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如今,在農產品價格下行和農民工資收入增長乏力的雙重壓力下,農業產業化經營,“接二連三”成為農業轉型的重要方向。2015年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除了生產以外,深入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等價值,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游村鎮,打造鄉村旅游休閑產品。2016年,文件提出充分發揮農村獨特優勢,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休閑農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農業+旅游、農業+文創、農業+教育等多種形成逐漸成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為農民創收增加渠道。
三、綠色發展,生態農業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農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資源和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確立綠色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開展農業資源修養生息試點,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2015年明確提出農業生態治理,堅持“保護”和“治理”并行,解決農業環境中的突出問題,對土地、水、草原、灘涂等資源加強治理修復。2016年強調綠色發展,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轉變粗放的發展方式,對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對已經形成的環境問題,加強治理和修復。傳統農業的發展方式粗放,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問題,發展現代農業,促使農業發展方式向著綠色、生態、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使得資源與環境朝著協調可持續的新格局發展。
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是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的,之后的三年均對構建農業經營體系提出了具體意見。創新農業經營體系不是要重新搞一個新的制度,而是通過機制創新,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文件提到要堅持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鼓勵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多種形式經營主體。同時,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創新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方式。另外,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生產和市場的有效對接。
五、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較早提出農業科技創新是在200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隨后,2012年農業科技創新被擺在了突出位置。從最近三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看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離不開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密切合作,加強產學研的緊密聯系,促進先進科技轉化成生產力。隨著互聯網對農業全方位的滲入,“互聯網+”現代農業成為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一大亮點,提出要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從文件中可以看出,“互聯網+”現代農業對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增收,以及推動金融資源向農村傾斜方面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