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替換掉整個產業鏈
比如某些資源型枯竭城市丟掉資源型產業向服務業方向發展。這一轉變通常并不徹底,而且成功案例的普及性值得商榷。通常,這樣做對原有產業工人、技術水平等是一種丟棄,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工人積累。而更多的資源型枯竭城市,比如煤炭枯竭型城市,轉向了煤化工及精細化工等與原來產業相關的領域。
二、沿原產業鏈發展
1.向高端價值鏈發展
向高端價值鏈方向發展一般是由生產初級產品向高級產品發展,或由單純加工向設計研發方向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設備更新。新機器設備往往代表了更高的技術水平,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新機器更加自動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如果實現機器取代人工,還能抵消一部分工資上漲的影響,并且常常可以節約物料消耗。國內外普遍實行的支持推廣新設備時往往采用返稅、財政補貼等形式。
向定制產品方向發展。比如大型通用汽車向定制型、個性化汽車方向發展。由衣服的批量生產向量身定制方向發展。
功能轉變。在價值鏈層級中, 從銷售、分配向最終的組裝、測試、零部件制造、產品開發和系統整合移動;我國沿海地區企業從OEM方式向ODM、OBM方式轉變。
獲取更新的技術知識。獲取新技術知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購買、自主創新、知識技術外溢等等。在這方面,隨著我國更多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并購國外企業,整個購買國外 企業已經成為了獲取發達國家知識技術的一種方式。
2.提高組織管理水平
組織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影響人們的行為,成為所有其他類型升級行為的基礎和前提。有些產業提高組織管理水平還能向更加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比如有些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只要組織管理提高,原料的遺漏和損失便減少,從而促進了節約化發展。而有些化工產業的原料可能具有污染型或毒性,這就促進了環保型發展。
3.向環保方向發展
轉型升級除了向高技術方向發展之外,還有一個方向是節能環保。包括向生產過程中的和生產更多的環保型產品,還可以向循環經濟方向發展,但它往往意味著產業鏈的延伸。
產業鏈內的升級是產業發展的最根本需求。目前來看,沿產業鏈升級的方向是最普通、最常見的方向。一來可以有效利用既有技術、知識、人才基礎,二來能達到升值的目的。
三、與其他領域融合發展
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首先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向智能化生產方向發展。其次是工業化內部產業之間的融合。如環保產業。環保產業包括環保裝備、環保材料、環保試劑,它是一個新材料產業、裝備制造產業和化工產業的融合產業。在服務業中,最明顯的例子是養老產業與醫療產業等融合,當前零售業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未來,這一領域將是創新最快、增值潛力最大的方向,也是這個多元化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