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發展優勢
1.1產業優勢
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品位最高的汽車博覽園已在鄂爾多斯東勝區銅川鎮建設,主導產業的產業集群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二期項目日前開工建設,按照項目規劃,該博覽園要建成西部最大的集汽車貿易、汽車維修、汽車展覽、汽車倉儲物流、汽車文化、汽車休閑娛樂、汽車賽事、汽車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及二手車交易、汽車回收、工程機械、礦用設備的集散與服務中心。
園區建成后將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產業內企業間的聯系增強,與園區周邊其它產業的相互滲透和聯動作用日益緊密。
1.2優越的資源優勢
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在能源型經濟建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能源礦產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牧產品資源和草原生物資源構成了鄂爾多斯市資源的主要部分。鄂爾多斯全市已探明的礦藏有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696億噸,鄂爾多斯已成為全國首個億噸級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隨著未來國家煤轉油項目的實施,鄂爾多斯市將形成我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鄂爾多斯市境內的天然氣儲量豐富,天然氣探明儲量8000億m3。目前,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已達2204億m3。這個氣田具有含氣面積大、儲量豐富、氣層物質好、單井產量高等特點。目前已完鉆8口探井,單井最高日產氣量達到120×104m3,平均日產近60×104m3,這是迄今為止在鄂爾多斯盆地發現的最好氣藏。鄂爾多斯市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預計經過5年或稍長一段時間努力,這一地區的油氣產量將達到3000×104t以上,進入我國大型油氣田的前三名,將為進一步擴大向整個華北地區、東部地區、陜甘寧地區和中原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奠定可靠的資源基礎。
在電力上,鄂爾多斯電網是內蒙古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鄂爾多斯全境,主要由三個供電區域組成:中南部供電區、東部供電區和西部供電區。
中南部供電區主要包括東勝區、伊旗、烏審旗、達旗和杭錦旗東部。供電主電源主要來自響沙灣、布日都500kV變電站和達拉特電廠。
目前,的11萬伏變電站和首期規劃的5條10千伏供電網絡已經建成,可以滿足當前入駐項目和各項設施的全部用電。
2012年東勝區政府與內蒙電力公司配電網合作協議第二輪工程計劃總投資18億元,政府承擔6億元,內蒙古電力公司承擔12億元,主要分為主網建設和配網建設兩部分。其中主網建設預計投資10億元,政府出資20%,內蒙古電力公司出資80%。主要用于東勝區新建110kV以上變電站。包括云計算產業園2個220kV變電站、萬利建材園220kV輸變電工程、馬蓮220kV變電站增容工程、星河灣110kV變電站、達漢壕110kV變電站、鐵西三期先鋒110kV變電站、教育園區110kV變電站、昆都侖110kV變電站、塔拉壕110kV輸變電工程、銀河110kV輸變電工程、萬宇110kV輸變電工程、神龍110kV輸變電工程等13個電力重點工程;配網建設預計投資8億元,政府出資50%,內蒙古電力公司出資50%,其中面向鐵西投資4億元(鐵西二期投入0.5億元、三期投入1.2億元、裝備制造基地投入1.5億元、科教園區投入0.4億元);面向鐵東投資4億元,主要用于舊城區配網完善工程、新建變電站配電線路送出工程及新建園區配網完善工程。配網建設資金2013年計劃完成3億元,2014年計劃完成3億元,2015年計劃完成2億元。

1.3區位優勢
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所處位置是我國北部地區橫向經濟發展帶和蒙中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鄂爾多斯市是蒙中地區“金三角”中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全區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園區處于呼包鄂經濟圈、鄂爾多斯市兩主城區(東勝區和康巴什新區)軸線位置(距東勝城區10公里,距康巴什新區30公里),是聯接東勝片區與康阿片區的重要城市產業帶。可充分利用城市已有的交通、資源、市政等基礎設施,為園區的發展創造良好機遇。
1.4政策優勢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建設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穩定團結,非常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和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是鄂爾多斯市推進結構轉型、培育和發展非資源型產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而重點打造的新型產業基地,也是鄂爾多斯市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它是集汽車銷售、汽車保養、汽車美容、汽車裝飾、汽車上戶、保險理賠、銀行金融服務的一站式汽車園區,產業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為了加快發展壯大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的主導產業,提高產業就地配套率,盡快做強做大先進汽車產業,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出臺了《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關于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機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東政發[2010]12號)、《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東政發[2010]14號)和《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引進汽車配套企業優惠政策的通知》(東政發[2010]81號)等有關文件。
在國家大力提倡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鄂爾多斯市利用資源和資金優勢,通過調整投資比例,積極引導本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期間,鄂爾多斯還將根據“轉型發展,創新強市”發展戰略,重點圍繞著現代服務業、裝備制造業、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社會事業等領域安排和策劃項目,從源頭上推動產業多元、產業延伸、產業升級。
為了擺脫單一煤炭產業對本地經濟發展的束縛,鄂爾多斯推出了建立云計算產業集群的產業規劃,目前,占地10平方公里的“草原硅谷”云計算產業園區已開工建設。與此相結合的東勝區試點建設的“數字城市”項目,自2009年初啟動建設以來,僅用2年時間,便已具規模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根據建設需要,該區從政策、機構、人員、資金、場地等多方面給予了支持,聘請了國家兩院院士牽頭,統一規劃、設計“數字城市”建設方案;2009年投入1.5億元,2010年投入3.96億元,預計5年內各類投資將超過35億元。
二、發展機遇
2.1產業轉移的機遇
產業轉移給基地產業結構轉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十二五,國內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產業轉移加速。內蒙古自治區成為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鄂爾多斯成為首選地,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區。鄂爾多斯市擁有能源、礦產資源等優勢。基地作為加快鄂爾多斯市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將主動承接國內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構建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為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承接國內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由于具有獨特的投資吸引力,在產業轉移的浪潮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為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2.2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的機遇
近年來,總部經濟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區域競爭力的提升。
產業帶動輻射和綜合服務是中心城市和門戶城市的核心功能,總部經濟占據產業鏈的高端,通過總部企業對要素流的集聚、控制和優化,能夠增強產業集聚輻射和綜合服務功能。發展總部經濟既能充分發揮門戶城市的綜合優勢,又能夠加速提升城市功能。
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具備了承接這一產業的條件,園區要抓住當前重要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產業基礎雄厚、科技資源密集、綜合實力領先、要素流動迅捷等優勢,通過創新突破和資本集聚,集中發展代表產業發展方向和體現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業集聚、規模擴展和能級提升。
2.3沿黃河沿交通干線一體化發展機遇
2009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順應呼包鄂等優勢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區情的實際出發,提出并確定構筑以呼包鄂為核心沿黃河沿交通干線經濟帶的戰略構思,根據這一發展思路,出臺了《以呼包鄂為核心沿黃河沿交通干線經濟帶重點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是落實培育中國西部新的經濟增長極,優化內蒙古整體經濟結構戰略布局的重大舉措。
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雖然沒有列入《詳規》,但與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相鄰的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伊金霍洛旗阿鎮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均列入《詳規》,《詳規》中確定這兩個園區發展總體定位為發展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為主導的科技創新基地(即重點發展煤炭綜采與化工設備制造、新能源設備制造、民用飛機制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
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在新一輪產業布局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2.4交通條件改善和區位優勢提升的機遇
“十二五”期間,隨著包西鐵路東勝西站的建成通車,將為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發展提供重要的交通基礎支撐。
2.5科技創新發展的機遇
科技創新已成為我國的一項國家戰略。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對社會生產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科技創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將會使國家擁有短時間內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重要位置。
抓住機遇,實現跨越。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應在國家戰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發揮科技研發、人才集聚、平臺建設等科技創新優勢,抓住歷史機遇,在自主創新、成果轉化、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開創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