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形式
風暴來襲—特色小鎮建設分布
2016年,1000個特色小鎮國家目標提出,7個省(直轄市)開展特色小鎮建設 。
動力之源—發展原因探析
動力一:基于國情的政策意見推動
“特色小鎮建設”是國家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在新時期、新常態下的“新舉措、新模式”
動力二:基于實效的財政土地支持
國家層面:專項建設基金、適當獎勵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
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浙江省
土地支持: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省里按實際使用指標的50%或60%給予配套獎勵,對3年內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省獎勵的用地指標。
財政支持:特色小鎮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后,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返還一半給當地財政。
行政支持:特色小鎮定位為綜合改革試驗區,擁有優先上報、優先實施、先行突破權。
山東省
財政支持:山東省財政廳撥付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啟動資金1.1億元,用于支持特色小鎮發展。
說明: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相對起步較早,制度措施較為完善,其他各省旅游小鎮建設剛剛啟動,獎勵制度與措施暫未成熟,但初現端倪。
動力三:基于浙江的成功示范效應
五大戰略意義
1.有效擴大投資
2.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集聚,實現小空間大作為、小平臺大發展
3.推動經濟產業的融合、創新和升級,引領經濟新常態
4.弘揚傳統優秀文化
5.推進新型城鎮化,創造優美宜人的人居環境
動力四:基于現實的特色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