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平凡無特色的村莊, 如何破解發展困境、恢復活力做了研究。根據“平凡、平穩、平實”的規劃理念, 以村民訴求為問題導向,以農業提質增效為基礎, 提出了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范村的規劃目標。
1 前言
自從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提出美麗鄉村計劃以來, “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代名詞, 各地正在掀起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熱潮。美麗鄉村規劃核心內涵是圍繞產業、生活、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近年來涌現出婺源、西塘、周莊等美麗鄉村成功案例, 這些鄉村文化底蘊深厚, 歷史建筑成群, 生態環境上佳。先天優勢使得這些鄉村脫穎而出, 建成后成效顯著, 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成為各地學習考察的典型。相比與那些有特色的村莊, 大多數村莊是產業底子薄、沒特色的普通村莊。平凡的村莊要怎么規劃, 才能切實有效指導村莊發展, 達到美麗鄉村的目標呢?本文提出了“平凡、平穩、平實”的“三平”的規劃理念。
2“三平”規劃理念
2.1 平凡傳統的村落
全國各地最為普遍的就是沒有特色的普通的村莊, 因此, 在這類村莊的規劃編制當中, 要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 希望通過一個規劃就能“點石成金”、“麻雀變鳳凰”等脫離實際的想法, 應當從自身基礎條件出發, 進行合理的村莊發展定位。
2.2 平穩持續的發展
美麗鄉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須遵循鄉村發展的自然規律一步一步發展起來。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是重點, 首要就是經濟發展, 增強村民回村就業意愿;其次要提高人居環境, 進一步吸引人口回流;再次要提高文化內涵, 讓美麗鄉村更具魅力;最后, 有條件的村莊可發展鄉村旅游, 全面增強村莊的綜合實力。
2.3 平實可行的規劃
規劃要避免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廣場, 大公園等“形象工程”, 要避免“東施效顰”, 照搬城市模式, 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等脫離鄉村實際的規劃建設。規劃要接地氣, 能落地, 滿足村莊實際需求, 切實有效的指導村莊的建設和發展。
3 規劃實例
圖1
本文以建德市壽昌鎮山峰村美麗鄉村規劃[1]為例, 介紹規劃中如何落實“三平”規劃理念。該規劃不僅僅是為山峰村的發展謀出路, 更重要的在于響應“鄉村振興戰略”, 破解農村普遍存在的產業發展滯緩、人口空心化、風貌無特色、鄉村活力凋敝、農耕文明沒落等問題, 為同類型村莊提供典型示范樣板。經過多次溝通形成共識:立意要拔高, 剖析要透徹, 定位要準確, 策略要接地氣, 整治要鄉土化, 打造成為新農村發展的典范。為了貫徹落實“三平”規劃理念, 確立了五大規劃原則, 指導后續規劃編制工作。
因地制宜原則———規劃要貼合村莊實際情況, 深入剖析村情, 找到癥結所在, 挖掘優勢資源, 進行精準定位。
增強造血原則———通過重塑產業結構, 延伸產業鏈, 打造銷售平臺, 吸引人才回流, 增強自身發展潛力。
維護風貌原則———通過保留村莊的歷史記憶和傳統風貌恢復農耕文明, 重新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
就地取材原則———通過就地取材, 節約經濟成本, 少花錢多辦事。
訴求導向原則———通過實地調查走訪, 收集村民反映較為集中的產業、環境、交通、配套等問題, 在規劃中予以落實。
3.1 認識山峰———平凡傳統的村莊
采用因地制宜原則, 對村情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山峰村位于建德市壽昌鎮, 坐落于320國道兩旁, 南側毗鄰壽昌經濟開發區、航空小鎮。村域面積4.73km2, 由高田畈、劉家和山峰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壽昌江環繞高田畈而過, 民居依山傍水、沿路布局。現狀產業主要為農林種植, 林耕資源較為充足, 形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在現狀分析上, 采用三步認識法。通過初步認識、發展認識、深度認識, 提煉出山峰村的四個主要特征:農耕林種上, 有土地資源, 無高效開發;村落布局上, 有自然肌理, 無規劃引領;產業發展上, 有區位優勢, 無項目依托;人居環境上, 有山水環境, 無品質生活。
3.2 謀劃山峰———平穩持續的發展
采用增強造血原則, 訴求導向原則, 謀劃山峰村發展新路徑, 使其可以平穩過渡, 持續發展。
村民訴求的解決有賴于村莊發展, 關鍵在于產業振興, 立足點在于自身資源條件, 著力點在于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突破點在于解放思維模式。2017年“田園綜合體”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田園綜合體是“以人為本”的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生態居住一體化平臺。該模式是當前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 是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為山峰村走出發展瓶頸提供了創新思維模式。
山峰村有豐富的土地資源, 具備發展現代農業的條件, 同時毗鄰航空小鎮, 有優良的山水生態環境, 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通過發展現代農業, 可提高務農收入, 增強村民回村意愿, 聚集村莊人氣, 復蘇村莊活力, 提升村容村貌, 發展鄉村旅游, 引導村莊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見圖2) 。
圖2
綜上所述, 山峰村的發展目標是:以農業提質增效為基礎, 帶動一、三產融合發展, 從“搭平臺、挖資源、塑風貌”三個維度入手, 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范村。圍繞山峰發展目標, 在“農業、旅游、美居”三個方面進行策略定制。
(1) 農業———緊抓農耕資源, 培育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沃土
通過優化土地資源利用, 擴大生產規模;優選農業品類, 塑造本土農業品牌;延伸產業鏈、向微笑曲線高端發展三大措施, 以培育田園綜合體為目標, 構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平臺,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農業精品化發展的示范區。
(2) 旅游———深挖景觀資源, 發展鄉村旅游經濟
通過依托航空小鎮, 功能互補, 共同組成全域旅游的重要節點;組織三類特色游線, 形成三大主題旅游板塊;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等措施,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建德鄉村旅游的重要節點。
(3) 美居———提升人居環境, 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通過提升空間品質以提供多樣的公共活動空間, 改善建筑風貌以展現新農村鄉土人文風情, 完善配套設施以滿足便利舒適的生活需求,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壽昌江畔生態美居的典范。
3.3 行動山峰———平實可行的規劃
采用維護風貌、就地取材、少花錢多辦事原則。村域統籌上, 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以“田園綜合體”模式進行產業重塑, 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進行用地資源優化, 2017年底已同藍城進行接洽, 計劃2018年年初全村1000多畝農田的流轉工作;統籌交通、景觀、配套設施等進行整體規劃;根據三個片區的特色有側重的發展, 通過三產融合、片區互動, 共同形成產業新格局。村莊整治上, 以“鄉愁文化為基調、保農親農不去農”為理念, 以“改造鄉土化、庭院體系化、立面協調化”為原則, 進行建筑、環境 (道路、庭院、景觀綠化) 及重點片區的整治指引。
4 結論
4.1 創新提出“三平”規劃理念
本文提出了“平凡、平穩、平實”的“三平”規劃理念。平凡———對村莊認識要實事求是, 腳踏實地, 大部分村莊只是普通村莊;平穩———美麗鄉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須遵循鄉村發展的自然規律, 要找準切入點,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平實———采用維護風貌、就地取材原則, 少花錢多辦事, 提高規劃落地實操性。
4.2 創新提出五大規劃原則
五大原則具有普適性, 可以有效指導美麗鄉村規劃, 分別為:因地制宜原則、增強造血原則、維護風貌原則、就地取材原則、訴求導向原則。
4.3 創新提出“三步認識法”
在現狀分析上, 采用三步認識法:初步認識、發展認識、深度認識:①通過初步認知獲得直觀的第一印象, 比如區位條件、空間格局、村落肌理、村莊面貌等;②通過發展認識探索表象背后的內在成因, 比如人口組成、就業情況, 收入來源, 產業結構, 集體經濟、土地效益、旅游資源、用地格局等;③通過深度認識總結提煉前兩層認識, 對村情進行高度總結。
4.4 創新結合“田園綜合體”模式
在尋找村莊發展新路徑的時候, “田園綜合體”模式打開了規劃思路, 將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圍繞在一個主題下統一打包解決, 起到“一著出新、滿盤皆活”的關鍵作用。通過對自身優勢資源的分析, 該村打造“田園綜合體”有較大的可行性, 規劃在產業、旅游、人居三個方面進行了全局謀劃, 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李昊翔 周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