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5年農業建設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系列解讀二
導語:為指導各地各單位做好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兩重”建設農業領域項目儲備,提早做好項目前期工作,2024年8月1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做好2025年農業建設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農計財便函〔2024〕258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中央投資支持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資和投資補助兩種,用于項目中具有一定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建設,部直屬單位項目全部為中央投資。《通知》要求各地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在9月20日前,將項目報到國家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
《通知》中的儲備項目主要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數字農業建設、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等11個領域進行儲備申報。本刊將集中大家廣泛關注的幾個項目進行系列解讀。
現代種業提升工程之水產良種類項目儲備:下篇
一、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提升項目
(一)種質資源庫項目1. 建設要求和內容。主庫和分庫建成后,種質資源庫的保存、鑒定、評價能力明顯提高。建設內容只要是資源樣本制備與檢測、鑒定與評價、數據處理等工藝、業務、設備用房及配套工程,購置必要的儀器設備。2. 儲備條件。項目已列入《“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項目建設單位為省級以上農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具備穩定的相關科研和管理人員隊伍。房屋建筑物應在項目單位自有用地上建設,項目申報前應落實土地、規劃等前置條件。項目 6 個,中央所屬高校限報種質資源庫分庫 1個,有關直屬單位限報種質資源庫主庫 2 個、分庫 3 個。3.中央投資規模。地方項目中央投資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 70%、80%、90%、90%,且中央投資最多不超過 2000 萬元。
(二)水產種質資源場項目1. 建設要求和內容。優先支持基礎條件好的水產原良種場,建設完善一批種質資源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催產和孵化車間、親本池、苗種培育池等生產設施,配套進排水、電力、道路、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工程,購置常規生物學儀器、水處理系統、養殖設施等。2.儲備條件。項目已列入《“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具有三年以上申報品種的保種工作基礎,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并有省級以上科研單位或高等院校作為技術依托;項目原則上要求固定建筑物在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設,生產實驗用地需自有土地或租期 15 年以上的租用土地(“三區三州”項目可放寬至 10 年以上)。其中北京、黑龍江、浙江、上海、湖南、青海、吉林各限報 1個;江蘇、貴州各限報2個;有關直屬單位報 1個。3. 中央投資規模。地方項目中央投資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 70%、80%、90%、90%,且中央投資最多不超過 1000 萬元。
二、育種創新能力提升項目
(一)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示范項目
1. 建設要求和內容。重點支持 2021 年中國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或育繁推一體化大型水產種業企業,建設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示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核心群體保存池、備份基地、催產和孵化車間、隔離檢疫池等種質搜集保存設施,以及育種實驗室、培育池、遺傳性能對比測試設施及配套系統等。
2. 儲備條件。項目已列入《“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擁有商業化育種技術團隊,其中專職從事育種科研的人員 5名以上;項目原則上要求固定建筑物在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設,生產實驗用地需自有土地或租期15年以上的租用土地(“三區三州”項目可放寬至 10 年以上)。北京、天津、大連、福建各限報1個;有關部直屬單位限報 3 個。
3. 中央投資規模。地方項目中央投資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 40%,且中央投資最多不超過 1000 萬元。
三、品種測試站項目
(一)建設要求和內容。優先支持基礎條件好的省級及以上水產科研院所、水產推廣機構和水產原良種場,建設一批水產新品種測試站。主要建設內容是新建或升級改造實驗用房、測試車間、試驗池塘等,并配套進排水系統、水處理系統等附屬工程、信息及軟件系統、科研儀器、監測設備等。
(二)儲備條件。項目已列入《“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重點支持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等新品種測試和測試數據應用。項目建設單位應具備申報品種相關的選育工作基礎,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項目原則上要求固定建筑物在自有土地上集中建設,生產實驗用地需自有土地或租期 20 年以上的租用土地。部直屬單位限報 6個。
(三)中央投資規模。地方項目中央投資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 60%、70%、80%、80%,且中央投資最多不超過 100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