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求“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預算安排70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擬發行3.9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加上2023年增發國債1萬億元,累計6.6萬億元。
如何準確把握投向、支持范圍、如何分類謀劃,錯位申報,各得其所,是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項目單位需要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
為了幫助正確把握各類政策性項目支持領域,及時掌握各類投資最新動態, 本文整理了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及增發國債的投向領域和最新進展。
供大家參考。
中央預算內投資
3月21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關于提高政府投資效益,今年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做好前期工作
督促有關方面加強項目儲備,強化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論證,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協調加大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積極落實配套融資。
2、優化投向領域
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適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的范圍。
同時,加強各類政府投資的統籌銜接和錯位安排,形成各類資金的整體合力。
3、強化全鏈條管理
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規定,構建覆蓋政府投資項目謀劃儲備、前期工作、投資決策、建設運營、監督檢查等全周期、全鏈條的管理機制,以精細化管理促進投資效益的提升。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已下達超過2000億元,占全年比重超過30%。
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快計劃下達、加強計劃執行,同時認真抓好項目建設和監管,持續提高中央預算內資金使用效益。
4月22日,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24年財政系統和相關行業部門一部分中央財政投資安排,可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作為統籌謀劃和錯位申報項目的參考。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規范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安排方式及項目管理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20〕518號),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的安排方式包括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
采取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方式投資的項目,為政府投資項目,實行審批制; 對企業投資項目僅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方式支持的,實行核準或者備案制。
1、直接投資,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資資金投入非經營性項目,并由政府有關機構或其指定、委托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等作為項目法人單位組織建設實施的方式。
2、資本金注入,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資資金作為經營性項目的資本金,指定政府出資人代表行使所有者權益,項目建成后政府投資形成相應國有產權的方式。
3、投資補助,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資資金,對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確需支持的經營性項目,適當予以補助的方式。
4、貸款貼息,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資資金,對使用貸款的投資項目貸款利息予以補貼的方式。
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支持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城市基礎設施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交通物流重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及其他重點領域等八個方面34個領域。
中央預算內投資不同專項政策逐年動態更新,對個別支持領域、重點方向、補助額度會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