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11月24日記者獲悉,近日,合肥成功入選首批裝配式建筑國家示范城市。合肥市將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讓“搭積木”式房子占新建建筑面積30%。
合肥成全國首批 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近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名單,一共有30個城市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有195個地方或企業被列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此次合肥市成為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合肥經開區上榜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合肥市城鄉建委相關人士透露,簡單來說,裝配式建筑就是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就像是搭積木建房子,環保、節能、省時。早在2014年5月,合肥市就被列入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產業集群,全市建筑產業化年設計產能已達到800萬平方米。
而經開區是合肥建筑產業化發源地,也是合肥建筑產業化最大的生產基地。2006年,合肥經開區榮獲“國家級住宅產業化基地”的金字招牌,經過11年發展建設,形成了年產6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的生產配套能力。
一大批項目即將竣工或正在建設中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拆遷安置房等政府投資項目中,合肥市率先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進行建設,在經營性土地出讓計劃中,合肥市還安排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用地,逐年增加裝配式建筑項目土地出讓規模。
相關人士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市裝配式建筑已開工和計劃開工面積累計達65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經開區出口加工區公租房、新站平板顯示基地公租房、中科大人才公寓和專家樓、花園大道公租房等已投用;濱湖桂園安置房、蜀山產業園三期四期、蘭州路公租房等即將竣工;湖畔新城安置房、濱湖潤園安置房和萬錦花園等正在建設。
2017年,合肥市計劃開工裝配式建筑164萬平方米,到7月底已開工141萬平方米,分別為濱湖沁園安置房、中央公館和廬陽DT產業園。另外,經開區錦繡蔡崗棚戶區改造、習友棚戶區改造都已完成招標。
力爭5年后“積木房子”占新建建筑面積15%
目前,《合肥市建筑產業化千億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已完成專家論證,將抓緊完善相關手續后盡快印發。下一步,合肥市將爭取上級支持,逐步完善涵蓋設計、部品生產、施工、檢測和驗收等方面的建筑產業化地方標準體系。
今后,合肥市將擴大建筑產業化應用范圍,重點推進裝配式建筑市場化進程,更多的市民將有望買到“搭積木”式的房子。同時,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支持鴻路鋼構等鋼結構企業發展,由目前單一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向裝配式鋼結構拓展。
合肥市城鄉建委相關人士表示,被列入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之后,合肥市將扎實推進裝配式建筑各項工作,及時探索總結裝配式建筑發展經驗,發揮示范引領和產業支撐作用。
作為科教之城,合肥市高校資源豐富。合肥市將以此為基礎,探索在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教育院校,設置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專業課程,為推動建筑產業化快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合肥市將力爭到2022年,全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形成以優勢企業為核心、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集群。努力實現“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