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這種綠色、高效的裝配式建筑方式在國內外都已不算新奇。在寧波,自2013年首個裝配式建筑項目開建以來,截至目前,寧波全市累計落實裝配式建筑項目達761萬平方米,今年前三季度,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323.66萬平方米,其中裝配式住宅171.26萬平方米。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近年來寧波在發展裝配式建筑中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日,還入選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包括“普利凱”“寧波建工”在內的4家本地生產企業被認定為示范基地。
裝配式建筑方式,通俗講就是將預制內外墻、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等建筑構件,均在專門的工廠內完成生產,再運輸到項目現場直接進行拼裝。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以及規范化安裝,大大縮短了建筑工期;隨著現場施工工序的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降低,還能避免塵土飛揚、噪音轟隆,以及大量建筑垃圾的產生……這都是這種新型建筑方式的優勢。
抓住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機遇,加速建筑業轉型升級,既是當前形勢所迫,也是必然趨勢。寧波普利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鐵博士認為:“裝配式建筑是寧波建筑業發展的一個全新領域,寧波推廣的同時又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對應用的預制構件,技術成熟一種推廣一種,逐步提高建筑單體預制率。”
具備傳統建筑業深厚底子的寧波,2015年起就密集出臺了相關政策條例,采用“引”和“逼”相結合的方式推廣裝配式建筑,在探索裝配式發展的進程中打造出了一套“寧波樣本”。
“引”主要是給予建設單位面積獎勵、提前預售等政策,“逼”則是在土地出讓時強制加入裝配式建筑指標要求。“倒逼機制,促使寧波加快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施工企業加大對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投入,培育完善產業鏈。” 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寧波已建成的預制構件生產企業有5家,目前尚有9家在建,可以保障未來有足夠的產能應對裝配式建筑時代的到來。
去年,寧波在全省率先出臺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重點、責任主體,并從供地條件、招投標、規劃許可、施工及驗收、面積測繪和產權登記等建設程序上有力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同時,寧波市級相關部門配套出臺了商品房提前預售、新墻材基金和散裝水泥資金返退等專項政策。
按規定,今年3月份開始寧波全市繞城高速內的新建項目將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其他區域分階段推進;并要求到2018年,寧波全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20年達到35%以上,兩項指標均高出全省的規劃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在城市加速推廣裝配式建筑的同時,在農村的試點工作也于今年正式啟動,首批試點項目主要集中在象山墻頭鎮、奉化大埠村、江北裘市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