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健康發展,市城鄉建設局近期根據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劃綱要、意見等文件,編制了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了徐州市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主要目標、發展路徑和主要任務。昨日,該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此進行了通報。
所謂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若干工業化生產方式集成、整合投融資、規劃設計、構件部品生產與運輸等產業鏈,實現建筑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效益和效率,降低能耗,減少污染,實現建筑業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朱彭介紹,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十三五”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能夠服務于淮海經濟區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和服務體系。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環境、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技術體系基本完備,管理制度相對完善,關鍵技術和成套技術應用逐步成熟,裝配式建造方式成為重要的建造方式之一。
“結合徐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重點發展鋼結構建筑,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和裝配式建筑裝備研發制造。”朱彭說,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5%以上。其中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鋼結構、木結構建筑不低于60%,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不低于50%。全市新建成品住宅中裝配式建筑達到50%以上,全市新開工農房建設工程積極采用裝配式建筑。
徐州市努力打造成為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培育3個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個省級示范市(縣)、10個省級基地企業、10個省級示范項目。全市建筑業生產率與2015年相比提高近1倍,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總體施工周期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五心”體系。就是要把徐州建設成為淮海經濟區建筑產業現代化的“設計研發中心、人才培訓中心、裝備制造中心、智慧管理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打造能夠輻射淮海經濟區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和服務體系。
二是明確重點應用領域。確定徐州主城區和豐縣、沛縣、睢寧、邳州、新沂5個中等城市為裝配式建筑重點推進區,30個中心鎮、30個重點鎮和130個新型社區為裝配式建筑積極推進區。同時強化政府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對社會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按照相應政策給予財稅或補貼等支持。
三是全面提升建設能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和施工項目管理中的運用。積極探索符合裝配式建筑特點的設計——生產——施工安裝一體化工程總承包模式,積極研發配套施工技術和工藝。
四是發揮示范引領帶動。到2020年,全市培育形成10家龍頭骨干企業并成為省級示范基地,其中3家成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全市培育形成3個建筑產業現代化產業集群(園區)。
五是加強制度和管理創新。加快完善徐州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營造有利于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市場環境。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實現工程建設質量的可查詢可追溯。
六是健全相關配套體系。完善技術標準,建立適合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構配件生產、裝配化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的技術標準體系。推進部品技術體系,推廣住宅全裝修模式,全面推廣和應用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板、預制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