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規定》(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號,以下簡稱《規定》),現對《規定》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規定》出臺背景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和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村莊規劃編制覆蓋面不斷擴大。但是,在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層面還缺乏統一的指導、規定和約束,出現了村莊規劃成果脫離實際、編而不實、編而不用和規劃實施不力、資金保障不到位等現象。為規范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立法十分必要。制定出臺本《規定》,不僅是填補村莊規劃編制與實施監管空白的需要,也是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村民有序建設、實現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規定》制定的依據
《規定》修訂起草的主要依據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修正)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4.《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
6.《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
7.《中央農辦 農業農村部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號)
8.《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豫發〔2020〕6號)
9.《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豫政〔2021〕4號)
10.《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農村自建住房規劃和用地管理辦法(試行) 河南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房屋建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豫政辦〔2021〕63號)
三、《規定》制定思路
主要確定了以下制定思路:
一是圍繞鄉村振興,強化法治保障。通過政府立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我省關于村莊規劃編制與實施的相關要求,完善落實機制,吸取實踐經驗,精準施策,打通美麗鄉村建設最后一公里。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落實機制。從拓寬經費來源、明確編制原則、壓實各方責任、尊重村民意愿等方面解決編制和實施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突出村民在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規劃結果體現村民意愿,規劃成效使村民受益之目的。
三是固化經驗做法,確保務實管用。對我省實踐中已取得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以立法形式予以固化,進一步增強立法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四、《規定》主要內容
《規定》堅持尊重民意、突出特色、簡明實用、易于管理的原則,就發揮村莊規劃的引領作用,規范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助力鄉村振興,從總則、規劃編制、規劃實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6個章節共明確27條規定,貫穿了村莊規劃編制和管理的全流程。《規定》主要有以下亮點:
亮點一:建立工作機制,并加強經費保障。建立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協同,村民參與,專家技術力量支撐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的體制機制。為保障編制經費落實,明確了縣級、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將村莊規劃編制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本級財政無法保障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獎勵、補助、統籌安排資金、引入社會資本等措施,加強對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經費的保障。
亮點二:明確規劃編制要求和管理機制。明確村莊規劃編制應當堅持保護優先、節約集約、因地制宜、多規合一、簡明實用的原則,按照縣域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有序編制村莊規劃,防止片面追求村莊規劃快速全覆蓋,同時也避免規劃脫離實際和產生大拆大建現象。村莊規劃的內容和深度應當符合《河南省村莊規劃導則》要求。強調了編制村莊規劃應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邀請村民參與,充分聽取村民意見。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鄉村規劃委員會,建立完善鄉村規劃委員會的運行管理機制,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村莊規劃的審查、評議等工作。
亮點三:鼓勵多措并舉,促進產業振興。鼓勵在村莊規劃產業布局中明確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返鄉創業等措施,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加農民收入。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農村集體立足本地資源和生態優勢,利用鄉村特色風貌、優秀傳統文化等,引入鄉村運營主體,發展特色種植、生態農業、鄉村旅游、文化體驗等業態,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亮點四:強化規劃實施,保障項目用地。強調鄉鎮企業、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公益事業、村民自建住房等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的,應當符合村莊規劃,并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各類建設活動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應當依法依規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在村莊規劃實施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以及各類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
亮點五:以人民為中心,加強服務管理。明確縣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結合當地村民安居需求、氣候條件、地形特點、傳統文化和傳統民居風貌等因素,組織編制村民自建住房設計圖冊,免費供村民使用。強調在常規監管方式外,利用網格化、智能化手段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管,及時發現并依法制止違反村莊規劃的行為。另外,還規定了村民委員會的協助職責。通過一系列措施強化村莊規劃實施的執行力,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