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十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資將達7000多億元,收入總額將近1.1萬億元,環保產業前景廣闊。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主導型行業,國家環保政策將使環保行業成為有利可圖的新興產業。在環保產業的各子行業中,比較有市場前景的有城市污水處理和煙氣脫硫除塵兩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十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輕工等重污染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強了對城鎮污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地拉動了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為主,發展為包括環保產品、環境服務、潔凈產品、廢物循環利用,跨行業、跨地區,產業門類基本齊全的產業體系。
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規劃該規劃提出,我國環境保護的具體目標是到2005年,二氧化硫、塵(煙塵及工業粉塵)、化學需氧量、氨氮、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減少10%;工業廢水中重金屬、氰化物、石油類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減少20%,降水酸度和酸雨發生頻率有所降低。重點流域、海域的水污染防治實現規劃目標,國控斷面水質主要指標基本消除劣V類,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為實現上述環境保護目標,“十五”期間全國環境保護投資共需7000億元,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3%;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3.6%,比“九五”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環?;A設施、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保護等應該由各級政府負責的建設項目,需要投資3940億元,占投資總需求的56%;工業污染治理需要投資3060億元,占總需求的44%,按照“污染者負擔”原則,這部分資金主要由企業負責解決。
如果按照2000年環保產業年收入是同期用于環境保護投入的1.6倍的關系推算,“十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收入總額將達到1.1萬億元,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8%.
環保產業政策今后環保產業市場發展的重點領域將呈現以下轉變:
1:污染防治的重點將從工業污染為主轉向以生活污染為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城市垃圾處理、城市交通噪聲治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環保投入的主戰場;
2:工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清潔生產轉變,以綠色消費品為代表的潔凈技術與產品將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3:環境服務業將向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轉變,環保設施的企業化運營將成為環境服務業的主體;
4: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將從以防治煙塵、粉塵污染為主向脫硫、脫氮和流動污染源治理轉變;
5: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市場向連續、在線監測和監控自動化方向發展;
6: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將向多元化方向轉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