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廣光電建筑應用,既有利于建筑業的節能減排,也能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而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一“雙贏”格局,在發展光電建筑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主任梁岳峰。
記者:一提太陽能發電,人們都知道,但提到光電建筑,大家的認識不免有些模糊,您可以給“光電建筑”下一個簡單、準確的定義嗎?
梁岳峰:光電建筑的定義在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文件中已經作出明確解釋,這里,我再作兩點補充說明。
部里面對光電建筑的定義是按照自身的管理職能、管理職責、管理范圍作的。這個定義來自兩點,一是部職責范圍,也就是全國范圍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建設,另一個按標準來進行定義,建筑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業建筑、構筑物及其他建筑工程。所以說,按照標準的相關定義,只要是依附于建筑物上,以建筑物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載體的應用均屬于光電建筑應用。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農業大棚、市政道路的光伏路燈、車棚、居住小區空地電站等也都屬于光電建筑應用的范圍。
記者:為何要發展光電建筑?
梁岳峰:這是個老話題了,從國家政策、市場需要等各個角度,很多的專家、學者對此均作過了充分的研究和闡述,特別是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描述更為確切。
發展光電建筑,從宏觀層面上講,既是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節能減排要求,也是落實拉動內需,消耗產能的重要著力點。
據不完全統計,建筑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7.5%,從建筑節能層面來講,大力推進光電建筑應用,是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
記者:我國光電建筑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梁岳峰:光電建筑應用我們一直都在做,2009年是個標志點,隨著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光電建筑應用在我國城鄉建設領域以示范的形式開始了有組織的規模化、專業化應用。
啟動至今,在光電建筑(也稱“屋頂計劃”)、金太陽示范工程等國家貼補政策推動下,已有數千個已建成項目被廣泛應用在屋頂、墻面、遮陽等建筑部位上,為下一步更大程度地推廣應用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記者:社會對光電建筑的認識存在誤區嗎?
梁岳峰:有,而且很多,我先舉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誤區一,是對光電建筑范圍的理解過于狹窄。其實,光電建筑的范圍涉及面很廣,不僅可以在房屋建筑上安裝,還包括構筑物、停車棚、園林小品、交通設施等方面的應用。誤區二,是認為光電建筑應用就是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其實,兩者差別很大。在光電建筑應用中,BIPV只是光電建筑應用的一種形式,在光電建筑應用中,無論是附加在建筑上,還是與建材一體化,都是與建筑形成一體,都是光電建筑應用。
記者:目前大家都在談分布式光伏發電,分布式光伏發電與光電建筑有什么關系?
梁岳峰:有,表面上看這是兩個不搭界的詞組,其實這二者緊密相關。
通俗意義上講,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區別于集中式光伏發電的一種光伏電站建設方法,在國家能源局頒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中是這樣描述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運行,以用戶側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
前面我已經對什么是光電建筑做了一個基本的介紹,根據我國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和建筑形式,再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用戶所在場地”這個概念要素,應該說光電建筑是分布式光伏的主流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