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7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 、發改委日前聯合印發《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對于“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規劃指出,產業總量持續高速增長,承接離岸外包業務執行額年均增幅保持40%左右,2015年達到850億美元。2015年末,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從業人員總數力爭突破450萬人,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要努力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總量持續高速增長,承接離岸外包業務執行額年均增幅保持40%左右,2015年達到850億美元,占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比重達到28%,形成若干家數萬人規模的大型綜合服務供應商,在境內外上市的國際服務外包企業達到80家以上。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掌握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行業技術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品牌建設取得突破,企業獲得國際資質認證總數達到3000個以上,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超過1500家,形成若干創新能力較強、品牌知名度較高的產業集群。
——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就業吸納效果進一步顯現,5年共吸納就業250萬人,其中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180萬人,2015年末,產業從業人員總數力爭突破450萬人,從業人員隊伍結構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寬領域、多層次、多渠道培訓體系基本建立,5年累計培訓從業人員200萬人次,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高端人才,逐步建成一支有活力、有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運行環境進一步改善。政策法規體系更加健全,市場規則更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得到加強,科學合理的統計體系和綜合評價體系逐步建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服務外包平臺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網絡通信、電力供應、辦公居住用房等基礎條件大幅改善,政府服務更加高效,產業基礎研究新成果不斷涌現。
——區域布局更加科學。城市間、地區間聯動合作機制基本建立,不同城市和地區的錯位發展、東中西部的協調發展局面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度進一步增強,示范城市引領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建成若干具備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帶,打造1-2家全球服務外包交易中心,成為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集散平臺和產業交流平臺。
——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產業接單能力、海外交付能力、市場開拓能力顯著增強,離岸外包業務全球市場份額加速增長,產業國際化程度全面加深,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顯著提高,企業跨國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中國服務”品牌得到全球高度認知,產業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
規劃披露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增長。截至2010年底,服務外包企業超過1萬家,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301.3億美元,其中,2010年完成國際(離岸)執行金額144.5億美元,占當年服務貿易出口比重由2007年末的2%大幅提高到8.5%,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外包目的地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