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海陸統籌發展新模式,破解陸域經濟與海洋經濟“分離”發展難題,樹立“群島”經濟發展模式的精品樣板?根據最新出爐的《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萬山區將以陸-島-海聯動發展思路,以海洋旅游業和海洋高科技產業為雙增長級,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優化海洋開發空間布局,努力將萬山建成“離世界最近的中國精品群島”和“我國首個陸海一體化示范區”。
發展戰略
以海洋旅游業和海洋高科技產業為雙增長級,形成以“精品群島旅游”為核心,以“智慧海洋科技”為戰略先導,以“生態休閑漁業”和“區域物資中轉”為支撐的產業組合體系,實現與世界先進海島地區相媲美的產業結構水平。重點發展以海洋旅游業、海洋高科技產業、海洋漁業、海洋物流業為主導的產業。
發展目標
規劃期限為2012至2030年,分為近期、中期、遠期三步實施。其中,近期將重點實現旅游開放的政策突破以及產業平臺的合作建立,積極推動與香港、澳門和珠江口沿線城市在四大主導產業領域開展產業發展、要素環境、政策機制多層面的深度合作,爭建“粵港澳深度融合實踐區”。到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8.2億,人均GDP達2.3萬美元。
中期將重點實現綜合性海上試驗場和珠海(萬山)海洋科技示范園的全面建成,驅動海洋經濟由陸域向海域的延伸,加強海洋空間的立體開發,成為“南中國海上旅游目的地”和“南海開發科技后援地”。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億元,人均GDP超5萬美元。
遠期將利用已形成的產業品牌和區域影響力,通過島-島互聯和聯動,發揮“群島”效應,形成功能互補、科學分工的群島式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全區產業空間布局優化。到203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人均GDP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空間布局
依據海洋功能區劃的上位規劃,根據萬山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各島嶼及其周邊海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現有基礎,按照“陸-島-海”統籌發展原則,形成以主島帶動的島群式發展格局。近期重點開發桂山島、東澳島和大萬山島,以重點項目帶動三角島、黃茅島和擔桿島的局部開發。中期全面開發外伶仃島,重點開發二洲島海上試驗場,以特色產業項目帶動小萬山島、竹洲島、三角島的開發。遠期對重點產業和項目進行延伸,以船用物資補給項目帶動三角島-大頭洲島一線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