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從“黃金時代”到“白銀時代”,國民普遍住房的剛性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市場表現為供大于求,自住、投資均轉向理性購買,新中產階級普遍擁有兩到三處居所房產。
對房地產產品的打造的觀念需要轉變:客戶對房子的消費不再是滿足基本需求,而是跟市場其他產品一樣,不斷為用戶創造新的需求,升級產品性能,從而刺激用戶的購買需求。
一、價值——從家庭到城市到未來
(一) 對家庭的價值
常規地產做法,通過示范區一體化配套展示,客戶體驗駐留原則,主題性鮮明突出的主題展示,生活方式,庭院生活化的空間氛圍……向傳遞客戶產品價值,強調產品對家庭生活的價值。
(二) 對城市的價值
地產產品從強調對家庭的價值逐步轉延伸至對城市的價值:
蘇州·萬科公園大道——他們把示范區做成公園,讓城市幸福感爆棚!
(三)對未來的價值 ▏兒童即未來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面對目前中國社會嚴峻的兒童問題,而房地產產品設計將如何發揮作用?
二、手法——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一)個性化本土文化植入,賦意于物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在國際范圍內日益強盛,民族自豪感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大眾不再盲目追捧泊來文化風格,對歐式、法式、英式、東南亞式等異域風格的喜愛逐漸冷卻。而對中式文化的植入,不再是簡單的拼湊和對齊,更需要突出特征性文化內核,代入場地意境,打造個性化藝術化的景觀。
(二)個性化本土文化植入,賦意于物
1.像打造一個奢侈品一樣打造院子
杭州·龍湖天璞
價值輸出——我們打造的不只是房子,而是一種價值觀。
用國際化旗艦店的調性撐撐場拿世界的語言講中國的故事,中國故事,現代的氣質。
2. 傳統語匯與現代藝術的融合
上海云麓之城
海派文化是上海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其具體表現為自然得體、大方精美、雅致藝術和時尚高貴等特質。因此,設計考慮將項目展示區定義為一座獨具藝術氣質的現代藝術公館 - 生活藝術客的聚落空間。結合地域環境及海派藝術特點,融入柏林青年藝術沙龍三杰作品,將展示區劃分為江舟舞韻、群鶴朝月及水石方圓三大主題空間,充分體現現代藝術公館的獨特氣質。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設計在細節處理上秉承去繁就簡,去符號化設計的極簡主義原則,除了項目本身LOGO 的“十六個點”在必要位置的標識性演繹,沒有增加多余的設計符號。
(三)熱門話題/文化
1. 話題代入
合肥·保利時光印象
設計靈感
在讀《三體》的時候,讀到一首關于時間的歌謠十分有趣,在那首歌謠里,時間就像會生長的草木一樣,
它是有形狀和生命的。
我看到了我的愛戀,我飛到她的身邊,
我捧出給她的禮物,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
時間上有美麗的條紋,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柔軟
她把時間涂滿全身,然后拉起我飛向存在的邊緣
這是靈態的飛行。
我們眼中的星星像幽靈,星星眼中的我們也像幽靈
——劉慈欣 《三體》
2.儀式感的場所,前衛性、啟示性
重慶·金科御臨河
時空之境,生命之庭,感知空間的故事
3.極簡風·未來感
和昌·光谷未來城——至靜至簡 未來已來
一個作品極且豐富的人,
往往他的日子卻是極致簡單的。
“一個人,只有對自我越來越了解的時候,
才會知道人生需要的沒有那么多,
一切可以簡單、更簡單。“
一個精神內涵豐富的作品,
她的表現形式往往極其簡單。
(四)未來造景手法:跨界、仿生、回歸自然
跨界——多專業的跨界融合
仿生——對自然的仿生設計
回歸——對自然環境的向往
三、權重——發力點:從示范區到大區
大區大未來,才是設計創造價值的終極目標
地產告別“黃金十年” 開啟“白銀時代”,未來大區的生活體驗才是抓住和獲取客戶粘性的核心關鍵。
未來真正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未來決定地產走得更好,更穩,更遠,都取決于于大區交付后的實際生活體驗。
而在設計周期縮短,成本嚴格控制的前提下大區設計面臨的的兩大挑戰:
1.大區的挑戰——全齡人居系統 ▏設計的標準化而非標準化的設計
市場上不同開發商對交付區展開全齡人居系統設計標準化的相關研發,各有優勢,而作為設計師參與其中,我們獲得的啟發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永遠無法獲得一個終極的標準化設計,但我們能獲得階段性的設計標準化方法。
總體分為主入口、戶外客廳、森林漫步園、全齡兒童活動場、漂浮花園、寵物陽光訓練場、靜養花園及植物教育園八大區域,輔以入戶前的親子游戲以及運動熱身區,滿足各年齡階段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中庭- 漂浮客廳(The atrium - floating garden)利用中央新風井設計空中屋頂花園和上下穿行的4D景觀活動空間,結合下沉綠階草坪,打造出整個社區的公共社交場和精神聚點,讓自然基質與人文網絡相結合,實現城市與自然的交融。景觀功能空間的標準化各個地產商通過充分分析,所獲得的功能模塊基本大同小異,但如何在既定的空間功能模塊中,通過具有創造性的設計手法營造出不一樣的空間體驗則是景觀設計師的價值所在。
2.大區的挑戰——造價成本控制
在日益嚴峻的成本控制之下,如何在有限的單方造價下如何為交付區創造最優景觀?從硬景、軟景、電力、排水等設計專業進行總結 ,結合設計權重,優化各方資源。
我們對設計趨勢的預判和思考,僅僅是建立于我們對行業現狀局部而浮淺的認知。而未來地產的發展,或許會因為科技、經濟,人們整體觀念的轉變,甚至僅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而往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前行,我們只能保持敏銳的觸覺,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