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農業要強,必須產業興旺,發展才有動力;農村要美,必須產業興旺,美麗才有支撐;農民要富,必須產業興旺,增收才有保障。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一根本,從南寧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搶抓機遇、積極作為,走出一條具有南寧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融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在西鄉塘區美麗南方休閑農業示范區,忠良村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里綠意正濃,古樸美麗的村莊、可口的農家菜、新奇的農旅項目,讓游客流連忘返。村民有的在自家庭院里忙著招待游客,有的在農產品加工廠內勞作。“農村變成了景區,村民就近就業,都吃上了‘旅游飯’。”忠良村黨支部書記梁安芝說。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美麗南方已接待游客34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億元。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我市以產業振興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美麗南方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效。“美麗南方”以鄉土文化為媒發展現代農業,增加特色農業資源,而后利用農業資源延伸發展休閑觀光旅游產業。如今,“美麗南方”這塊金字招牌不斷吸引社會資本涌入,盤活了農村土地,助推農民增收。
“美麗南方”的成功為我市產業振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目前,全市休閑農業由遍地開花逐步向區域集中發展邁進。
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良好開局
一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進行新一輪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在頂層設計上,南寧市出臺了全市鄉村振興綱領性文件《中共南寧市委員會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定》,編制了鄉村振興五年發展規劃《南寧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將于年底頒布實施。
在推動產業振興上,南寧市以政策為引領,印發了《南寧市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工作實施方案》《南寧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2018—2020年)行動方案》等一批重大政策文件,鄉村振興工作體制機制框架初步形成,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良好開局。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10+3”提升行動,全年安排1.06億元專門用于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升級;強化農業園區建設,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青秀區“田園青秀”、賓陽縣“稻花香里”入選自治區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3個農業科技園區獲認定為自治區農業科技園區;推動農產品品質升級,全市“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157個,25個農產品品牌和農業企業品牌入選2018年自治區首批廣西農業品牌目錄,入選品牌數量占全區總數的20.66%。同時,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快速發展,全年申報創建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9個。全市示范縣電商服務點覆蓋率達80%以上。
產業升級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市農委主任楊敏表示,下一步,全市農業部門將緊緊圍繞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推進質量興農行動,重點在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升級、培育產業產品品牌、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升級版、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產業經濟,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讓南寧的好山好水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大力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
中共江南區委書記梁開景表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江南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加快飲水、道路、電信、文體、養老等公共設施建設,著力完善鄉村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同時,緊密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突出抓好特色產業帶動,以“江韻揚美休閑農業示范區”“南曦朝陽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江南區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全力打造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帶,統籌推進好扶貧車間和扶貧產業園建設,提升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打牢鄉村振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