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少人多的國家,日本當前農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少子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導致日本農業勞動力日益缺乏;農業經營成本不斷攀升,農民面臨巨大的虧本風險,等等。為緩解這些問題,位于長野縣小鎮飯島町的一家名叫“田切農產”的企業大膽探索和實施有利于鄉村振興的舉措,為日本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道路。
農戶入股,積極性上來了
飯島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田切農產負責人名叫紫芝勉,現年57歲,身材細瘦、膚色黝黑。1980年從農校畢業后赴美國留學,一年半后回到日本與父親一起養牛。1986年,紫芝勉開始從事水稻種植。但幾年后,他陷入了事業發展的瓶頸期。飯島町位于狹長山谷地帶,沒有大片廣闊的平原,大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梯田,當種植面積達到一定數量時,難以有效進行除草等田間管理。與此同時,飯島町農民老齡化不斷加劇,缺乏勞動力,大米種植大幅減少。
經過反復考察與協商,紫芝勉決定跟當地農民一起成立股份公司。2005年,田切農產正式誕生。經過10多年的經營,田切農產目前耕種的土地面積超過100公頃,每年銷售額約1.4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7日元);有近百臺農業機械,總價值約兩億日元。
作為一家股份公司,田切農產目前有258名股東。每個農戶只需繳納1000日元就可以成為股東。這家公司的經營方式非常靈活。農民既可以把土地租給田切農產,也可以保留土地并加入田切農產的體系。在紫芝勉看來,讓當地所有農民都成為股東,有利于大家揚長避短,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民也可以從中獲利。例如,農民在請田切農產幫忙勞作時,花費要比市場價格低30%,還可以以優惠價購買農產品。
因人設崗,年輕人留住了
少子老齡化對日本農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015年,日本農民平均年齡達66.4歲,65歲以上占比63.5%,且不斷呈現上升趨勢。紫芝勉認為,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農業,將關系到日本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田切農產結合年輕人的興趣為他們安排工作,努力讓他們愛上農業,并在學到經驗之后,獨立從事農業。
“每個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才會做好。”因此,紫芝勉在面試新員工時,會詳細詢問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并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為他們量身定制工作。在入職之后,他也會經常聽取員工的想法。得知田原凜希望開一家點心店的想法后,紫芝勉非常支持,派她去田切農產的合作伙伴——一家生產點心的企業交換學習。
長野縣政府和飯島町政府也實施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年輕人獨立開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不僅手把手給予技術指導,還提供貸款等資金支持。
著眼銷售,農產品好賣了
考慮到當地農民種植的蔬菜、水果、花卉等農林產品自用有剩余,想銷售又無門路,田切農產8年前在國道旁邊建了一個叫“廚房花園田切”的直銷點。每個季節,哪個農戶銷售什么產品,在直銷點都非常固定。農戶把東西拉過來,打個招呼就可以離開。田切農產負責銷售,從中收取15%的提成。
田切農產目前種植有水稻、大豆、蕎麥、大蔥、辣椒、蘆筍、桃子等多種作物。據紫芝勉介紹,在種植每種作物之前,田切農產就已經為農產品規劃好了出路,跟相關客戶簽訂合同。田切農產還積極提高每種農作物的附加價值。例如,田切農產最近跟當地的酒廠合作,把大米賣給釀酒廠,隨后再全部收購所釀清酒,賣給餐館或擺在直銷點銷售。
田切農產秉持3個理念:可持續發展、對環境友好、有創造力。為了讓當地農業能夠世世代代持續發展下去,除了留住人才外,還必須要保護好土地資源。為此,紫芝勉堅持在田切農產進行輪耕作業。一塊水田種植幾年水稻之后,就會把水抽出變身旱地,種植大蔥。此外,盡量采用原始方法來除草、滅蟲,不使用農藥和化肥,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目前,日本農業和農村改革有兩條路徑:一是把小農戶土地集中起來,同時鼓勵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走規?;透咝Щ?;二是依靠區域農民合作開展農村改革,通過大家共同參與、共享發展成果。